有些实话真的很黑很硬,进入护理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关爱。
- mqg111LV.营长
- 2016/1/16 22:19:07
以下内容转载于知乎,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请不要再评论中回复任何侮辱攻击性言论,谢谢。
另外,欢迎15级的护理新生来看一看,多多了解总是好的。
- hxld
- 2016/1/17 0:42:38
护理学专业是否在医学院内受歧视?护士与医生是否存在阶层差距?
本人应届高考生,即将填志愿,由于是文科生,无法报考医学院内除护理学其他专业,但是又很想学医,所以打算报考复旦或交大医学院的护理学。因为平时成绩可考复旦交大本部(护理学考分偏低),所以遭到老师家长一致反对。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学护理学在医学院内可能会遭到严重歧视,自己也感觉低人一等,影响大学生活。其次,考研也并不能考其他医学专业(我个人想辅修临床、药学之类的不知道可行吗)。更何况目前一本与专科护理学之间差别不明显,一本学习价值不大。最重要的是,在医疗体系中,护士与医生分工不同,护士可能比较底层,与医生所受待遇(薪资、社会认同)相差甚远,不亚于阶层差距。
我在知乎搜了相关内容,但是没有找到需要的答案,希望大家能分享一下实际情况与个人体验。
如果以上描述对护理专业师生或护士等相关人员有所冒犯,十分抱歉,请告知我我会修改掉的。
修改举报39 条评论 分享 ? 邀请回答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262 个回答
- 凄凉的夜
- 2016/1/17 3:41:21
咖喱鸡,心脏外科
曾馨、白滚滚、顾豪高 等人赞同
楼主啊,你毕竟是图样图森破,上台拿衣服。
各位学护理的朋友,我今天算是得罪了你们一下。因为有必要告诉楼主一点人生的经验。
楼主你问我支持不支持,我说不支持,我就明确的告诉你。
对于985级别的人来说,学护理应该只适用于两种情况:
1、家境不好又想留在大城市工作,分数线勉强达线选不上计算机等热门工科的人。
2、家境不好又一心想移民,分数线也选不上计算机的人。
否则的话,复交级别的学生,请绝对不要2到去选护理。说真的,你哪怕学个哲学以后转行好歹还有个学校的牌子,你学护理想转行人家可能都会觉得你比正牌复交学生高考低了100分。
护士是干嘛的,说直白点,就是伺候人的工作。
医院里,尽管都说医护平等,但这是典型的政治正确。
医生相对于护士,大概类似于军官对士官,政务官对事务官。
诊断权处方权全在医生手上,护士只是辅助医生的工作,事务繁杂而缺乏技术含量——我知道扎针找血管很有“技术含量”,这种技术含量大概和“老子七分半能切一个阑尾”差不多。
因此地位是不可能比得上医生的——你非要拿护士长比住院医我也没辙。
护士长离职,大家也就感慨下工作麻烦了些不那么顺手。你主任跳槽那是要带动整个医院乃至地区地震的。
同样,社会认同度和职业成就感都是天壤之别的。
另一点,这是个毫无成长性的职业。因为技术要求并不高,基本工作5年后就达到经验值max了,不会像医生这样有着强劲的职业上升曲线。
而行政上,做到科室护士长基本就算到头了,能再往上转管理岗的一般都是有强大后台,不谈。
985毕业的护士收入倒是不会低(但是也不算高),但是楼主你必须要知道两点:
第一这叫血汗钱,你别看知乎上医学生整天捶胸顿足鬼吼鬼吼自己多苦多累,论辛苦护士轻松把医生爆出两条街。
第二这叫青春饭,你自己去看看医院里有几个40岁以上的护士?一个女人年复一年的每周N个夜班对于自己的外表、对于自己的家庭是多么毁灭性的打击你有没有考虑过?
学校里歧视这个对你未来影响不大就不说了,能进复旦交大医学院尤其是八年制的哪个不是牛逼闪闪天之骄子,你别真以为他们能把学护理的放在眼里。当然你长得如花似玉另谈。
最后,对于考研转行,目前护理考研最常见的是去基础医学类——另一个天坑,强烈不建议。
想转临床的话,我们科有一位男护士,当年是中科大的分数,为了早点工作养家去了某校护理系,毕业后工作勤奋刻苦,5年发表16篇论文,主任大发慈悲允许他考了自己硕士。到了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完全是灾难,护理出身是属于被各家医院招聘时直接秒杀的超级硬伤。你自己体会一下。
我是知乎为数不多的几个支持学医的人了,但是我的支持仅局限于临床医学类专业。首推临床和口腔,麻醉影像可以作为备选,病理看个人爱好,检验比较考验家庭背景,酌情选择。
其他所有医学类专业,包括护理(特指高分考生)、公卫、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学,我的态度都是, 如果你不是从小就爱这专业爱到死,不学宁愿跳楼的话,还是不要去碰为好。
我虽是理科生,但自幼喜读杂书,尤爱历史,当年也一心想着去历史系,虽然最终迫于父母压力屈服,却也在大学里把图书馆的近现代史书柜几乎全部看完,现在作为自己生活的乐趣,无聊就翻翻史书传记,倒也自得其乐。
能把爱好和事业结合到一起固然好,若是不行,无须强求。
我个人建议你发挥特长,学习文科类强势专业,医学作为爱好接触即可,以后若能有钱有闲,再搞搞养生保健,也算为时不晚。
祝高考顺利。
编辑于 2015-04-12 331 条评论 取消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 jackiewang
- 2016/1/17 5:41:02
胡芊芊
咯咯哒、楚芬、暖眸 等人赞同
1.我想说,希望题主你做最优选。
我从来不推荐别人选护理专业。但我也不反对。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着一个回答。
补充一句,护理很显然不是你的最优选择。
"本人应届高考生,即将填志愿,由于是文科生,无法报考医学院内除护理学其他专业,但是又很想学医,所以打算报考复旦或交大医学院的护理学。因为平时成绩可考复旦交大本部(护理学考分偏低),所以遭到老师家长一致反对。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学护理学在医学院内可能会遭到严重歧视,自己也感觉低人一等,影响大学生活。其次,考研也并不能考其他医学专业(我个人想辅修临床、药学之类的不知道可行吗)。更何况目前一本与专科护理学之间差别不明显,一本学习价值不大。最重要的是,在医疗体系中,护士与医生分工不同,护士可能比较底层,与医生所受待遇(薪资、社会认同)相差甚远,不亚于阶层差距。
我在知乎搜了相关内容,但是没有找到需要的答案,希望大家能分享一下实际情况与个人体验。
如果以上描述对护理专业师生或护士等相关人员有所冒犯,十分抱歉,请告知我我会修改掉的。"
里面的问题:
(1)我所在的学校开设药学为双学位的事情,我是肯定的。因为我同学正在修,并且有学长还保研去药学了。每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其他学校我也不了解。(不推荐曲线救国)
(2)护士的确比较底层,但本科护士晋升空间还是很大。(不想开地图炮,但是本科护士也得看个人发展。是什么本科,硕士在哪儿读的,博士读了没有或者在哪儿读的,几篇SCI,影响因子几分,什么专科领域....对不。)
(3)护士职业发展空间不大。(至于工资,30岁前的护士工资比医生高。30岁后那就呵呵了。)我之前说的这句话不太准确,应该换成,医生的前期时间投入比护士高,30岁的医生事业刚起步。30岁左右的护士上升空间基本就是往行政管理或者学术科研上走了。(指的是到这个阶段就很难get新技能达到新高度)护士的社会认同在国内的确很低。
"对于985级别的人来说,学护理应该只适用于两种情况:
1、家境不好又想留在大城市工作,分数线勉强达线选不上计算机等热门工科的人。
2、家境不好又一心想移民,分数线也选不上计算机的人。"
对于咖喱鸡的这个界定,我应该属于,家境不好,但对于留在哪儿无所谓,根本没想过学计算机热门工科,填志愿的时候没考虑过移民,但觉得学护理能养活自己,能照顾好亲人,只希望健健康康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的那种人。
2..“同学,你为什么学护理?”
“这是我能作出的最好的选择。”
就我自己而言。从小到大,我爸爸妈妈身体都不太好,我麻麻在我小时候做了一个大手术在鬼门关走了一回,爸爸也是有很多职业病。自我懂事以来,爷爷奶奶就是一直在吃药的那种。从家族史的角度说,家族里出现的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妇科相关的疾病....。
在我长大的过程中,我爸妈一直在对我进行死亡教育。他们总是告诉我,如果没有他们,我应该怎么办。是的,我很畏惧死亡。我很想好好保护我爱的人。我一直觉得,活着,首先得学会生存,而身体健康是一切的根本,然后才是金钱与欲望。
我对医学领域怀有敬意,但我高中从理科班转去读文了,选不了临床。虽然也很喜欢中医,但权衡以后,选择护理大概也是我能作出的最佳选择吧。
3.从高考填志愿的角度来说。
我转去文科班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以后我也许会成为站在一线报道新闻的记者,或者是书写故事的作家,抑或是一个语文老师。然后填志愿的时候,我爸妈问我喜欢什么专业。我是这样说的,语言、会计、师范、护理、新闻中的一个吧。嗯,我的想法很现实。就是我的专业能够让我谋生,并且我不讨厌它。虽然我爸妈不需要我操心,但我家没有达到让我随便选专业的程度。
你问我选护理之前了不了解医生护士的现状,回答是,当然。我家邻居两口子都是医生。当我知道被护理录取的时候,邻居的阿姨编辑了一篇200多字的短信给我,她说我成为他们的同行她很开心,她说学医对于自己和亲人的健康来说是一件很棒的事情,虽然很辛苦但这些年她还是觉得很开心。邻居妹妹上高一,她基本没有怎么吃过爸妈做的饭,是的,她爸妈总是在倒白夜班。高三,当我晚上写完作业准备去睡觉的时候,会听到关门的声音,我知道那是阿姨要出去上夜班了。我爸同学的夫人是我们当地人民医院的护士长,那个阿姨在我升学宴的时候告诉我,我本来也想让我女儿选你这个的,但她想学英语偏不干,小姑娘你加油啊。
4.至于受不受歧视。
举个例子吧,我高中文科班的班主任问我为什么要学护理?我理科班的班主任说,女孩子学护理挺好的。我同学总是在我告诉他们我去学护理的时候问我,你是掉档了吗?(他们都觉得我会读新闻或者文学的。)我闺蜜她爸妈说,学什么不好偏偏学个护理。我这么说你应该懂。大学生活的话倒还好。没觉得有院系歧视什么的,这个就看个人了吧。
我家人对我学什么一直都挺宽容的,譬如我高中转文理科、高考填志愿,他们都充分尊重我。我爸妈在升学宴上很开心的告诉所有来宾说,我丫头要去学护理啦。他们一直身体不好,他们对我学护理还是有期待与寄托的。下临床实习觉得受了委屈的时候,跟爸妈打电话,他们总是安慰我。
说实话,刚下临床的时候真的好难受。觉得好累好憋屈,我要修双学位要跨专业考研我不要当护士不要下临床。但我发现我的专业知识真的还蛮有用的时候(当然啦,比不上临床的),当我第一次进针成功,当在临床上我的病人对我说谢谢,当我的带教老师夸我有进步时,我真的很开心。加之现在很看好健康及医疗领域,我越发的感觉到,临床经验就是我的财富啊。
5.护理VS临床。
就国内而言。培养一个医生的最经济的时间成本是:8(本硕博)+1(规培)(求规培的具体实施方案,二临床的学长跟我说,他是硕士要规培2年。但是如果说本科要规培3年,本科毕业也进不了三甲的啊。)所以,我作为一个护理的学生。我很能理解很多人觉得护士不如医生的观念。是的,他们付出的比我们护理专业的确要多很多,我也很敬佩他们。
但对于很多人轻视护士这份工作我是懒得理睬的。总有很多普通人是靠着自己的努力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他们是值得认可的。
记得我有次跟我爸说起”歧视“这个话题的时候,他这样跟我说的。“教育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人,唯有知识的贬值速度最慢,你的知识决定了你能走多远。我不奢求你有多大的理想抱负,你若能拥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生活的本事,这就是值得骄傲的。“
如果想留在大学当老师,护理专业如果985本科+985硕士+海外博士,进985当老师妥妥的。但临床的话,博士一抓一大堆。想留校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或者科研成果,额,.....
6.就我而言
我能接受以后在某三甲医院日班夜班倒,能接受回我家乡和我父母生活在一起,能接受一个人去异国他乡求学,能接受失败。
现在在考T杀G。想继续读护理的硕士。想考RN。也没准以后读了public health,或者申请失败gap一年继续申请或者考国内护理的研究生,也许直接去医院工作了然后再考研究生。
我曾跟我boss说,我对未来莫名的惶恐。老师说:“人生是有很多可能性的,把每一步走好,不要想那么多。以前我在公共卫生学院,现在在护理学院,以后也许又在别处....。你这么年轻,有什么好怕的。”
以上。
——————————————
真的不想开地图炮的,只说一句,自己学护理如果都瞧不起自己,那指望谁瞧得起你。
护理的确很“坑”。但既然来了,就得往最好的方向去努力,然后做最坏的打算。
你问我为什么很中二很盲目乐观,我只能回答,想让自己过的快乐一点。
比其成天抱怨,认真做事才让人心安。
有很多好心人鼓励我,我很感激。谢谢每一个善良的人。
至于未来结果如何,岁月自会有答案。
————————————————
还是统一回复下吧,如果日后我做到了,我会回来更新的。嗯,谢谢关心我的人。
编辑于 2015-08-03 29 条评论 取消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 青春无语
- 2016/1/17 6:41:17
虫虫不会飞,人丑就要多加班。
赵玉婵、唐易尘、卓越之眼 等人赞同谢谢邀请。
我是本科五年护理学专业毕业。
题主一定要听咖喱鸡大夫的话,为你好。
人生苦短,有什么想不开的一定要选hard模式。
来了没有不后悔的,不后悔的实习也后悔了,实习不后悔的昼夜颠倒熬几年也后悔了。从始至终都不后悔的是二大爷在医院做副院长的。
实在想报的话先在家杀几只鸡见见血腥气。做做短期护工,贴身伺候一下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的远房舅奶奶,体验一下职业荣誉感。
"生孩学医打断腿"。
以上。
编辑于 2015-04-13 15 条评论 取消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 wangxi
- 2016/1/17 11:31:16
Xiaolu Wang,前医学生
钢蛋、火龙果、卓越之眼 等人赞同
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本科毕业生,已转行。
只有两种人我会鼓励TA来学护理:一种是有能力做其他工作,家里有钱无经济压力,奔着学校而非专业而来。
就是像我这样的(?ω?)ノ
另一种是想明白了确实想做这一行,打算以后出国的(和 @ctober RE 妹子聊天得到启发,留在高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
北医的护理在全国护理学一级学科排名第一,但是我们班所有人入学的时候都是一万个不情愿,进了这个坑的原因无非如下几条:本来报的是其他专业,分数不高又填了服从调剂(比如我);压线的水平被老师家长忽悠了觉得好歹也是北大就报了护理擦着边进来了;考了北医的自主招生,其他专业降20分护理专业降50分(只有个别地区有这个政策,进来后不能转专业不能跨专业保研),高考完感觉报其他专业有风险还是来了护理。总得来说我们班进来的时候分数线不是北医的线以上就是差不了太多分,单就高考水平来说绝对不低,分数高点的和其他专业最低分可能就差一道题,报国内大部分其他医学院校基本上都可以录临床。
刚入学的时候上一级的师兄师姐来送课本资料,讲经验,我们同学问得最多的就是转专业和保研的事情。转专业除了高考分数、GPA等诸多限制,每年的上限是10%,我们班大一转走四个,大二转走四个,都转去预防医学和药学了,毕业的时候还剩32个人,有9人留在护理行业,两个工作,七个读研。刚入学时,基本上所有人都打定主意一定不能留在这儿,有想得明白的早就开始做准备(有一哥们大一上了一个月就回家复读去了,第二年去了清华经管,在他的事迹鼓励下下一级也有孩子来了没多久退学了),也有想不明白的糊里糊涂保研去了别的专业然后继续迷茫。
北医的护理学本科以前学制是五年,从08级开始改成四年了,课业一直很紧。大一和北大其他专业的同学一起上基础课,高数英语普生有机之类和通选,大二回北医上医学基础课,生化免疫病理药理等等,还有护理学导论和基础护理学,大三内外妇儿精神外加一些人文伦理之类的小课,大四在医院十个月生产实习,毕设,走人。
我在报志愿的时候觉得学校比专业重要,所以宁愿踮着脚报北医也没想过去别的学校学临床,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天真,不过再来一次可能还会做同样的选择(说到底还是成绩不够好=____=)。北医和北大百年来分分合合,到现在整合得依然不是很好,分数也略低一些,对于我们这些高考成绩离北大尚有距离的人来说,来北医能接触到的北大的课程、老师、双学位、图书馆、社团、活动和其他的资源及机会,自然比去这个分数能去的其他学校的要好。北医的资源不如北大丰富,不过大二上医学基础课期间接触到的老师不乏大牛,大三的课基本上都在护院,护院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老师。在本科期间的课程以及和老师打交道的经历都是非常愉快的,获益良多。北医的风气好,在学校和其他专业的同学相处也并没有受到任何“歧视”之类的看法,护本每年只收一个班,但是存在感很强,学术、学工、活动、比赛,在学校里都不落人后,每一届都有很多优秀、活跃、人缘好的同学。
至于自己会不会为学的专业感到羞愧什么的,怎么说呢,如果是知情者,我说我是北医护本的,对方也知道这里分数不低水平很高,如果是不知情觉得学护理就是中专护校者,一般就跟他说我是学医的敷衍过去了。。
可以说直到大四之前,在这个专业的体验都还算愉快。
大三的时候上内外妇儿,课程很重但很有意思,跟同学聊天的时候他说大四的师兄师姐在实习,一周就把之前对护理培养起的好感磨没了。
啊过去这么久对实习那段经历印象也不深了,总得来说感觉就是无聊、挫败、难熬。在医院跟着带教老师,一天下来做的基本上都是体力活,累得要死但又觉得什么事情都没做,毫无成就感,之前学的那么多东西也没有用武之地,加上有些老师对本科生的态度又有些微妙,丰富的书本知识大战丰富的临床经验,让她们在“不愧是本科生”和“本科生也就这样”之前徘徊,我们大部分同学又不留在护理行业,她们对此的反应基本上是“爱来来不来滚”和“居然有时间和方式转行快滚”。。总得来说,遇到的好老师居多,但难免也有“你是个好人” 的无奈感,这些老师大多中专、大专出身,辛苦、敬业、耐心,虽然经验丰富,但不像学院的老师那么渊博,能从她们身上学到的有限,一聊天就是家长里短,感觉像过年回老家。。
人一定要在适合自己的层次里生活,让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去上技校,或者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第一次进奢侈品店,肯定双方都别扭无比。以我们同学的经历,无意歧视,和带教老师们相处的时候,还是不太能想像将来和他们一直共事是什么样的感觉。我现在的工作工资不高,也不是特别忙,但是同事基本上都是TOP2本或硕,用我爹的话说就是“整齐”,最大感受是省心,同事都聪明、明理,工作上交流特别顺畅,完全不需要一句废话,也没有乱七八糟的办公室政治勾心斗角之类,一两句话不足以表达,总之和相同层次的人相处太舒服了,不觉得高不可攀也不会迁就,交流时有种同步率很高的感觉。
在医院里,我所见所经历没有感觉医生对护士有轻视、瞧不起之类,因为医生都知道没有护士他们就没法正常工作,越是年资高、有名的医生越能感觉到他对护士的尊重。但除了工作和聊天玩笑之外,感觉还是有一层礼貌性的隔膜,毕竟大部分医生和大部分护士之间,经历、学历还是差得比较多。小医生一开始都会有个被护士姐姐骂的阶段,但成长起来后他们有无限上升空间,护士姐姐们还是只能鄙视新来的小医生XD
去年本科毕业。北医大部分学生都是本硕、本博连读,导致保研名额常年处于过剩状态,我们班保研的就有二十多个,一大半留在北医,大多去了基础、公卫,有七个同学保研护理,五个留在本校两个去了天津医科大学,这七个人基本上都是因为入校的时候有限制只能保研护理,我们那年本校保研是五个名额,所以另外两个同学去了天津,哎,本科入学的时候我们可是连北医的护理学都看不上,现在有人为了能保研去天津,还是有点百味杂陈的感觉。。有几个同学修了双学位,保研去学经济、管理、法律,有两个出了国,我和两个好朋友转行工作了,唯一留在北京当护士的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小姑娘,安安静静的,哪里都不出挑,可能也是因此保研的时候没找到好学校,为了户口最后留在北京工作,我们之前一致认为她留在医院工作会很辛苦,好久不联系了,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还有个男生回天津当护士了,男护士现在还挺抢手的。
我亲爱的舍友一个留在北医保研公卫,现在天天操心大鼠怀孕的事,一个保研清华读医院管理,将来说不定世卫组织的干活,还有一个保研清华读法硕。
现在一想当时的同学都在哪里,真是有点小感慨,真想加一句“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我们上一级的师兄师姐,下一级的师弟师妹,毕业去向和我们差不多,都是大部分保研到北医其他专业,小部分保研或工作转行。不过他们两个班都有出国继续读护理的,去美国和澳大利亚,真的挺好,国外无论是护理学还是护理行业都成熟得多,护士需求大,职业受人尊敬,而且根据学历和能力不同有层次分工,不会硕士毕了业去医院和中专毕业做一样的工作。题主如果有意愿也有经济能力出国的话,读护理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13年以前北医每年还会招收200人左右的护理专科生,13年开始不招了,全部改收本科生,现在招了两届,每届大概一百人出头,增加了提前批的招生数量,整体分数线下降了一大截,不变的是师弟师妹一入校依然高呼被忽悠了。。挺佩服学院勇于折腾的精神,以前本专科所有的课都是分开的,现在课程设置就是个大工程,以后进院实习安排更是。我们在北大医院内科轮转的时候,内科科室除了CCU有且仅有三个老师被总带教认为有带本科生的资格,我们去的时候一个老师同时带仨学生,等这一群孩子去了估计总带教要爆。。
本科四年里,也曾经在学院的课堂上一度领略到这个学科的魅力,但一线火星的好感也在漫长的实习中消耗殆尽。理论和现状相差实在太远了。
回想起来,在北医护理学院这四年给我的感觉就是,走了一段弯路,但也经历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如果有后来者问我,我会说希望你们也有我这么好的经历,但还是不要走这段弯路了吧?( ′▽‘)
其实以我爹妈遗传下来差不多够用的智商,和高三前的成绩和能力,努把力还是有信心说能考上北大的,但如果真的有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摆在面前,又会害怕现在珍视的很多东西重来一遍阴错阳差就不再有。失去很多又得到更多,这样就挺好。
ps 好多人说小住院医被资深护士全方位鄙视云云,看看就好,谁不是从菜鸟过来的,要看长远发展,除非你的目标是做一个常年可以鄙视小医生的人。。
编辑于 2015-05-02 100 条评论 取消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 天外天的人
- 2016/1/17 9:48:58
姜振鹏,杂学爱好者
曾馨、Shelby、王爷 等人赞同
学医是苦了你一个幸福全家人,学护理苦了你全家也没光沾
发布于 2015-04-12 7 条评论 取消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 cbjxc
- 2016/1/17 13:56:25
曹酷妞
曾馨、王爷、匿名用户 等人赞同
本人护士一枚,曾在三甲医院实习一年,目前在三乙疗养院工作两年。
题主,我拿出身份证和护士执业资格证做担保,打断一条腿都不要念护!理!学!
宁可跪着学挖掘机也不要当南丁格尔的接班人!
先说点优势,不然写不下去...
1,多多少少学了些医学知识,不能说媲美学霸医生,但看个化验单毫无压力呀。
2,医疗资源。不得不承认医院员工还是有特殊渠道可以让自己的亲属尽快安排到床位,动个小手术也很方便。如果和外科医生私交不错的话,便利更多。
3,看惯了生生死死的人,考虑问题比较看得穿。
在三甲医院实习,同其他回答一样感受到的就是满满的负能量。来自医生的恶意还算能接受的,顶多就是推卸责任而已。氮!素!来自病人!来自家属!来自同行!来自媒体!来自社会!在脑外科,自己第一次做入院介绍接待的病人,进医院的时候是活泼开朗的大学生,一场手术后就是只能呆在NICU的植物人;在肝胆外科的一对老夫妻,为了节省几毛钱每天最后一个打饭就为了多剩下的几口粥,医生却为了回扣乱开消炎药;在肺移植科,从广州包机飞来的富商因为等不到配型的肺源眼睁睁地死在了床上...那种看了很多书考了很多试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无力感,是无边无际的压抑。
摘自我的两篇实习日记:
“在消化内科,因为自己的一时大意,给病人注射胰岛素,诺和笔的细针头误伤了我的手指,挤出血后在水龙头上冲了好久,手都快麻了。再查他的采血记录是乙肝小三阳,飞快跑到安全出口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泪流满面。当下的六十秒里,赚多少钱,有多少才华,再迷人的面容,多富裕的家庭环境都只是天上的半朵浮云,我只是觉得,平平凡凡做个健康的人没有疾病的威胁没有疼痛的刺激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然六十秒后我就奔到疾控打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去了,也当然半年后的复查结果是虚惊一场,但那个漫长的六十秒可能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忘记。”
“在手术室,第一台我单独上台的剖宫产结束后,点纱布发现少了一块,我就再点,还是少了一块。三遍四遍就是少了一块。把垃圾桶机械床整个手术间的角角落落都快翻过来了,还是少了一块纱布。医生走了,巡回老师也说没事的估计是医生带走的吧,可我好难受,如果纱布在产妇肚子里会宫腔感染,会死掉的。如果不在她肚子里,那我翻遍了手术间为什么还是没有。那天下班我是走回家的,金城大桥十一月的夜风,吹得头好痛,我难受了一个晚上,好想再去手术室翻一遍再翻一遍翻到那块纱布为止,不是单单为了病人负责,更是为了自己负责。当然后来托带教问了那个医生得知是他洗手时多擦了一块纱布我才定下心的,可同样那晚的夜风,那个吹夜风的自己 我也不会忘记。”
当你的责任心根本承受不起来自家属的谴责和谩骂,当你的体力无法支撑起你原本生活的兴趣和乐趣,当你的热情和信心日复一日在“三基考试”“护士长提问”“三甲审核”“领导视察”下磨得伤痕累累,对职业也就丧失了最后的一点儿期待。
至于所谓的高薪,真的是血汗钱!考不过三基扣奖金!病人投诉扣奖金!病区排名倒数扣奖金!白蛋白不见了扣奖金!都是正常人在安然入梦时一毛钱一毛钱赚回来的呀!即便如此夜班费都不够我买两罐POLA的泡沫面膜呀!
结束了一年的实习,果断选择去疗养院。体力上确实比医院好太多太多太多(此处省略一百字...),环境也优异太多太多太多(此处省略一百字...),氮!素!问题来了!一群只有女性的岗位,在工作量不大,环境也轻松的情况下,会发生了什么呢?三个女人一台戏,三十个女人要你命!来自护士之间明争暗斗,争风吃醋,冷嘲热讽,添油加醋...依旧是满满的负能量。
《长大》里白晓菁说:“少拿白衣天使哄人,我从来没觉得这是在夸我们,天使是什么,天使不是人,我们一穿上白大褂你们就不把我们当人看了,还有,少跟我提弱势,二十四小时待命全年午休还一分钱没有,跟我们实习医生比弱势,你倒比一个试试看啊!”
这就是目前的中国医疗环境。作为局内人,我只能很悲哀的说,在这么发展下去,未来的中国没有人愿意干这一行。
总结陈词:宁!可!截!肢!学!习!挖!掘!机!也!不!穿!上!白!大!褂!
别说复旦交大的护理学,哈佛耶鲁的护理学我都不要念!倒贴全额奖学金都不要念!
话都讲到这个份上了,LZ你还执意要考,我也只能回句LZSB了...
发布于 2015-04-12 53 条评论 取消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 也愿意的
- 2016/1/17 16:15:39
曾踢,中医学徒,三三两两,懒懒幽幽
芯翎儿、庞大侠、邹崇文 等人赞同
1.突然想起我一个高中女同学,成绩很棒,考取了忘了是清华还是北大(好几年过去我记不清了),然后后来我听说她读了几个月然后跑回来复读了。
我听到后惊诧不已,因为当年高考我们学校上了清华北大分数线的很少。
后来知道她是因为上的是护理专业,于是我对于她的复读选择就一点不感到诧异了。
复读后她考入上海交大读经济。
2.我在重庆见习的时候,带教的老师人很nice,谈到一个话题的时候,我问老师:老师你会让你的孩子学医吗?
老师沉默了两秒,说:
我不太希望孩子学医,太累,但是如果他喜欢我也不反对。不过,我一定会阻止他做护士,不管我生的男娃还是女娃。
以上,是他人的一些选择。
但是并不是打击护理专业,而是国情如此。
也不是医生看不起护士,护理老师说了【现在的医疗环境,医生跟护士都是同一根绳上的蚂蚱。】
我的护理技能课的老师是大内科护士长,是我见过40岁以上最有风韵的女性。
美丽,乐观,温柔,耐心。
每次上课,我都在想,我希望我能成为像老师那样,即使年华老去,但是光华不减反增的女性。
编辑于 2015-04-12 10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 cmrtea
- 2016/1/17 16:24:37
不懂帮顶专业并不会影响一个人人格

论坛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