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新生咨询帖
	
 
		- 物种省油LV.营长
- 2015/4/28 16:20:35
此帖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咨询答疑专贴,希望信息院的朋友能收藏此帖和我们一起来为新生答疑。新生如有疑问请跟帖。
学院微信:中南大学信息学院——六度空间
学院微博: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级新生群:387502159
 
		- 葛壮鹤
- 2015/4/28 17:57:26
目录:
1.学院简介
2.各专业介绍
3.学院特色
4.2016版培养方案
5.致萌新
6.答疑
 
		- 北原步
- 2015/4/28 19:45:54
学院简介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2年5月由原中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中心、原湖南医科大学计算中心合并组建而成,现有教职工322名,在校本科学生4028人,研究生2190人。
信息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38名,教授及相应职称6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长江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0人、湖南省“芙蓉学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4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
信息学院学科、专业覆盖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学科,现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湖南省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
 
		- xindongli
- 2015/4/29 1:46:08
各专业介绍
 
		- 抬头花开
- 2015/4/29 2:52:04
 
		- 雨巷小梅
- 2015/4/29 5:53:50
①专业简介
自动化专业是 1958 年开办的专业,已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家级二级重点学科,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②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供配电技术、运动控制系统、检测技术与仪表、过程控制系统、嵌入式微控制器技术、最优控制、嵌入式系统、电气控制及 PLC应用技术、系统仿真技术
特色课程: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
评价:学风好,师资好,万金油
 
		- 川小北
- 2015/4/29 8:01:17
测控技术与仪器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年开办的专业,于2000年9月开始招生。本专业的教学任务主要由信息学院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承担,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拥有院士1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人才计划5人。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培养信息技术领域检测、控制与仪器仪表类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利用技术,掌握电路、测控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现代仪器仪表设计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现代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专业培养要求: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以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3、掌握电路、信号与系统、测量理论与数据处理、信号分析与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及测控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4、掌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技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计、现代仪器仪表设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5、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6、具有较强的科研和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主干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检测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自动控制理论、微控制器技术、嵌入式系统、智能仪器、虚拟仪器特色课程: 数字图像采集与处理、测量与控制总线、现代测控系统就业方向: 从事测控技术、仪器仪表、自动控制工程、计算机测控系统、网络通信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所依托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湖南省重点学科。本专业重视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的科研工作,成效显著,为教科产相结合奠定了基础。重点开展复杂冶金过程在线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科研工作,积极组织和申报科研项目,成效显著。并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用于实验室建设。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与863计划、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企业合作等科研项目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拥有“有色冶金自动化”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复杂过程检测与控制系统”、“智能自动化装置”、“网络控制系统”等研究开发平台,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创新实践平台。
 
		- 我欲乘风
- 2015/4/29 10:20:30
智能科学与技术
①专业简介
中南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于 2010 年。在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建设中,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国家级精品课程 2 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1 项、国家教育部优秀网络课程 1 项等。本专业与三一重工等国内知名企业达成实训基地共建协议,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程素质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拥有包括国家教学名师 1 人、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及其骨干成员在内的教师队伍 11 人,高级职称约占 50%。
②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信息学科导论、计算机与程序设计语言基础、面向对象编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电子技术、电路理论、计算机原理与汇编、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自动控制理论、脑与认知科学基础、运筹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智能控制、机器人学导论、计算机仿真技术。特色课程:脑与认知科学基础、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机器人学导论、知识工程、商务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生物特征识别、Web 技术、3D 编程技术、虚拟现实与智能游戏、智能优化及其应用
 
		- handyhu379
- 2015/4/29 11:29:28
 
		- 一泓清水
- 2015/4/29 12:06:10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源于早期的电子计算机专业,该专业在1972年由当时的中南矿冶学院(全国重点大学)创办,是湖南省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的投入和努力,本学科取得了长足发展。2001年被批准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06年继续列入省重点学科。2009年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称号。201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专业被评为湖南省重点专业。
目前,学科形成了5个学术研究方向。有教授和研究员21人,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1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芙蓉学者讲座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湖南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3人,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3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5人。在所有在职正式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56人,国外留学或访问回国人员10人。
通过与科研、产业的结合,本专业培养跨学科高级研究及应用型人才,突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算法理论与设计”、“可信计算”、“现代软件工程”、“图形学与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数字媒体”、“嵌入式系统”等专业方向;并与学校国家重点学科相结合,融合“医学信息处理”、“生物计算”、“冶炼、材料、交通运输工程中的复杂计算”、“过程仿真与可视化”等专业特色。
②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编译原理。
特色课程: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可视化技术、嵌入式微处理器结构与应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计算机体系结构、移动应用开发,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
校长是这个专业的
 

 论坛板块
 论坛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