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实习见闻(不定期更新)
  • 浏览:3248 评论:26 人

  • 推免结束也有将近一个星期了,绷紧了的弦骤然放松,手上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供挥霍。恰值今天是湘雅医学院院庆100周年,看着各级校友返校,心里无限感慨。回想这4个多月的大五实习生活,我们脱离了单纯的校园生活,开始尝试着迈入社会,这期间有欢乐,有辛酸,也有泪水。这是一个不太一样的世界,很多时候并非可以用对与错来进行评判。但就是这样一个世界,给了我成长的机会。我尽量回忆实习期间见闻,当做第一轮实习总结,也让大家了解一下医学生的实习生活。




    医学生的大五注定是忙碌的,因为不仅面临着考研或保研的竞争压力,还要经历整整一年的医院实习。由于医院容纳人数有限,优先安排了八年制和教改班同学之后,我们五年制的只能被一分为二,一半同学先去基地医院实习,湘雅附二的三个基地分别是湘潭、岳阳、株洲,另一半同学留在附二,11月底第一轮实习结束之后,再进行交换。当时为了选择基地及实习时间,我们可是讨论了好久,最后也很幸运,我们寝室基本上第一轮实习都留在了附二,有一个妹子下了基地。然后我第一轮是属于外科大组,就是第一轮先实习外科(包括肝胆外科、胃肠外科、骨科、脊柱外科、泌尿外科)、儿科、传染科、肾内科及心电图、放射科、急诊等一些辅助科室,寝室里还有2个妹子是属于内科组,她们的实习内容就是内科(包括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妇产科、乳甲外科及辅助科室。其实,第一轮实习留在学校是很有好处的,考研的同学可以安心呆在学校复习,保研的同学也不用基地学校来回跑各种交材料。当然,在学校实习的缺点就是像附二这种医院,动手的机会远远比不上基地医院,因为老师都不太放心让我们实习生去做,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在打杂或跑腿。




    外科大组又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4至7个人不等,每个小组同时在一个科室实习,按照实习安排表顺序进行科室实习轮换。每到一个新科室实习时,先找总住院报道,之后每个人都会分一个老师,一般都是研究生或者进修医生带着我们(老师们的意思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跟着师兄干活)。我们的上班时间和科室一致,每天早上跟着交班,查房,之后师兄或师姐会细分任务,最简单的就是做心电图、量血压,稍有技术含量的就是新病人入院的问病史,写电子病历,或者办出院,更有技术含量的就是各种临床操作啦(比如腰穿、腹穿、插胃管、导尿管等等,不懂请自行百度)。当然,也不乏各种跑腿,我就曾被叫去陪病人做检查,还有去借胸穿包,去送手术单……同学的跑腿更奇葩,有的被要求帮带早餐,有的要去帮老师取药……




    在4个多月的实习中,我觉得过的最充实、学的最多的莫过于传染科了。在实习传染科前,我已经实习过了几个科室了,对于实习生活的定位也已经明确。但是在进入传染科前,我的心里仍是捏了一把汗。妈妈之前也在电话里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多加小心,凡事注意,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被病人传染了。大家对于传染科的印象是什么呢?是不是和楼主妈妈一样,认为传染科医生都是穿着厚厚的防护衣,带着防毒面具,每天都要消毒十几次……真怀疑妈妈是不是电视剧看多了(囧)其实附二传染科这里还是相对很安全的,被传染的几率不大。由于病种的单一,我们经常戏称它为肝病科,附二传染科收的病人大部分是乙肝病人,还有一些是肝癌、酒精性肝病或者其他一些传染病。而乙肝病人传染途径仍是以血液传播为主,因此我们只要操作时注意保护自己就好了,护士才是高危人群哈(因为天天要给病人打针,一定要注意不要戳到自己)。那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如肺结核呢?很抱歉,附二这边不收这种病人,一旦发现病人是结核且处于活动期,都会让病人转院,一般都是去长沙市中心医院。并不是歧视病人什么的,实在是因为附二场地小,没有呼吸道隔离的配置(老师原话)。我们当年上内科学见习肺结核,还是特地跑到了长沙市中心医院去的。所以传染科相对来说还是安全的。




    但是在实习传染科前,发生了一件惊恐的事情,一位在附二传染科门诊就诊数次的病人(据传有精神疾病史,不知是不是真的),离家出走并留信说要报复医生,她妻子发现后随即报警。这件事长沙报纸有过报导,那段时间省内发生了数起医闹及伤医事件,闹的大家人心惶惶。附二传染科也贴出了通知及病人照片,并加派保安加强巡逻。我同学直说幸好出科了不用怕了,可是我刚好要进科啊,真是担心的不得了,不过还好进科之后忙的就忘了这件事,没几天病人也被找到了并进行了教育……




    中国号称乙肝大国,携带乙肝病毒的大约有1亿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在传染科随处可见。很多病人由于对乙肝的危害认识不够,不遵医嘱,不进行系统规范治疗或者随意停药,常常造成复发再次住院。新病人入院时我问诊过几次,这个比例高的吓人,大部分都是随意停药造成的复发,理由是“是药三分毒”,觉得自己好了就不用再吃药了。这种说法真的很让人无语,医学一直在进步,可是病人的观念仍没有改变。药物确实有一定的副作用,可是肝炎不控制好造成的危害更大。这种时候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真到了肝硬化这个阶段那就真的是不可逆转了。类似的情况在肾内科也见过多次,肾病综合征病人一般需要服用糖皮质激素,病人不遵医嘱擅自停药,结果造成肾病反复,最终导致肾衰也就是尿毒症,只能依靠透析维持生命,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还有很多病人盲目相信民间偏方,吃一些具体配方不祥的中药,殊不知这只会加重肝肾的负担,最后结果是肝肾功能损害甚至衰竭。因此老师经常和我们说,病人得了某种疾病后,一定要进行医学教育,让他认识到这种疾病的危害,同时,药不能乱吃,也不能乱停。




    进传染科的第一天,就遇上了危重病人抢救。第一个病人,男,40岁,乙肝病史10余年,入院前在家庭聚餐中饮酒,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乙肝病人由于肝功能受损,对蛋白质的代谢就降低,加之病人曾饮酒,因此当天晚上出现乏力,嗜睡,腹水,入院诊断为“重症肝炎并肝性脑病”,急诊送入附二。重症肝炎、肝性脑病是我们上课时的重点,也是相当凶险的疾病,平时只是在书本上看到的病例就真么真实的呈现在了我眼前。我赶到病房的时候,副教授已经在床旁指导治疗,护士安静而又忙碌的在病人身上置管,注射各种药物,而病人的妻子和母亲则在一旁痛哭,他母亲甚至要向医生下跪求医生救他。在那一刻,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一个母亲的痛苦。心肺复苏半小时后,病人抢救无效去世。那是我第一次直面病人死亡,以为自己学医4年多,应该可以坦然面对,可是真的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的心里仍然闷闷的,一天都提不起什么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