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2016新生咨询帖
	
 
		- 美术教育研究LV.营长
- 2013/2/5 10:45:11
此贴为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下文统一简称为地信院)2016新生咨询答疑帖,希望地信院的各位朋友收藏本帖,和我一起来补充完善相关信息。此贴的信息如与学院的规章制度有出入,则以地信院官网给出的信息为准!
几个常用的网站及网址链接:
中南大学官网:http://www.csu.edu.cn/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官网:http://gip.its.csu.edu.cn/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学生工作网:http://gip.its.csu.edu.cn/xsgz/
中南大学就业信息网:http://jobsky.csu.edu.cn/home/
学院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sugipsu
学院官方微信:csudxytxh
 
		- 第五空间
- 2013/2/5 15:17:13
二楼备用
 
		- 徐晓蓝
- 2013/2/5 18:18:59
本帖目录
1.学院简介
2.专业简介
3.各专业毕业走向及相关情况
4.学长学姐眼中的各专业
5.常见问题
 
		- 小猫小爪
- 2013/2/5 16:26:25
2.专业简介
目前学院设有7个本科专业: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
 
		- 天空越蔚蓝
- 2013/2/5 21:45:39
【由于官方专业简介没有及时跟上改革的脚步,学姐找了很久也没找到符合新专业设置的专业简介,暂时放上按地质工程大类招生时的专业介绍QAQ】
地质工程专业是我校最早的本科专业之一,于1952年中南矿冶学院成立时设立,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建立的、面向地质资源勘查的专业。该专业所属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是我校最早的一级学科之一,197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成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1年获湖南省“十五”重点学科,2009年获湖南省特色学科。专业下设两个方向,即地质资源方向(A方向)和勘察工程方向(C方向)。现有教师67人,其中教授24人(博导17人),副教授24人。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条件和设施,现有专业实验室17个,建立了计算机工作站,装备了ICP-MS实验室、气相色谱仪实验室、原子吸收实验室、多元信息成矿预测和综合地质实验室,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实验条件。
2.1资源勘查工程(资勘)
专业简介:资源勘查工程即原地质工程地质资源方向(A方向),15级起不再按大类工程招生,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招生。每年招收本科生4个班。
培养目标 :面向地质矿产资源、环境工程建设等,为我国大中型地质资源骨干企业输送高级工程人才和后备管理人才为目标,培养具有扎实自然科学基础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基础,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资源勘查工程开发与设计实践能力、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良好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优秀人才。 按照本标准培养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具备助理工程师基本能力,毕业后经过3~5年具体的工程实践,即可申请并获得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程师职称技术资格。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从事资源勘查工程基础理论研究、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环境保护等资源勘查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及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
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 :普通地质学、结晶矿物学、晶体光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矿床学、矿相学、勘查学、勘查地球物理。
 
		- 染指泪花
- 2013/2/5 23:54:37
2.2地质工程(地质)
专业简介:现地质工程为原地质工程勘察工程方向(C方向),每年招收本科生2个班。
培养目标 :面向地质矿产资源、环境工程、工程勘查技术和各种地质工程建设等,为我国大中型地质资源和地质工程建设骨干企业输送高级工程人才和后备管理人才为目标,培养具有扎实自然科学基础和地质工程专业基础,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地质工程开发与设计实践能力、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良好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地质工程专业优秀人才。 按照本标准培养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具备助理工程师基本能力,毕业后经过3~5年具体的工程实践,即可申请并获得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工程师职称技术资格。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从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基础理论研究、矿产资源勘察、地质环境保护和各种建设工程中的基础地质工程勘察、设计、评价、施工等地质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担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及企业市场经营等工作。
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岩土钻掘工艺学。岩土钻掘设备、岩土施工工程学、复杂地层钻进技术、岩体力学与岩石破碎学、碎岩材料与工具、矿床学与成矿预测、应用地球化学、勘查学与资源经济评价、矿业开发概论。
 
		- dcdcdc
- 2013/2/6 0:31:19
2.3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科)
专业简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继承传统地球物理勘探本科专业,2002由教育部批准新设的招生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3个班。地球物理勘探专业经过50多年发展,现有价值3千多万元的各种地球物理勘探先进设备,面积300多平方米的数值与物理模拟实验室、电子仪器仪表教学与开发实验室,面积约1万平方米综合地球物理勘探试验场;现有专职教师38人(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讲师17人),其中工程院院士和“千人计划”学者各1人。本专业以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理论、方法技术与仪器装备研究为特色,电磁法勘探理论、技术与仪器装备研发领域在国内外有领先优势。
培养目标:为适应社会发展及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地质学、应用电子和数据信息处理基础理论,具有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地球物理探测和工程检测实践能力的理工科复合型高级人才。毕业生能够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事资源、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探以及相关仪器设计与开发、资源评价与管理、工程无损检测等方面的生产、科研、教学、技术咨询或相关管理工作,服务于资源、环境、能源、国土、交通、海洋等相关行业。
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普通地质学、地球物理场论、电法勘探原理、电磁法勘探及应用、地震勘探原理、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重力与磁法勘探原理、物探数据处理与反演、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地球物理仪器设计。电法勘探及应用、地球物理仪器设计、物探数据处理与反演。
课程设置:见培养方案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4271268013&uk=689971587
 
		- 南天王星
- 2013/2/6 4:41:48
2.4测绘工程(测绘)
专业简介:1953年开始筹建,1956年正式开始招收本科学生,195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获工程测量(后变更为“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最早的两个工程测量博士点之一;2003年获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同年建立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每年招收本科生3个班。测量与遥感实验室占地面积约为650平方米,有GPS、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激光扫描仪、主要设备总价值约为840万元。测绘系现有专任教学及实验人员38人,教授12人,副教授8人,讲师17人,博士生导师8人。本专业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注重与数学、物理、计算机、资源、环境等学科交叉融合,在测量仪器、空间数据处理、更新与服务等领域优势突出,特色显著。
培养目标:为我国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等领域企事业单位输送高级测绘工程人才和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空间信息数据采集、处理、表达与利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坚实的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以及良好的政治、业务和人文素质,并具有从事各种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监测各阶段的测绘工作能力、知识更新与自我完善能力、良好沟通与组织管理能力的测绘工程专业优秀人才。按照本标准培养的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具备助理工程师基本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测绘工程基础理论研究、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等领域的测绘科技工作
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测量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国家精品课程)、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遥感原理与方法、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双语)、GPS测量与数据处理、测绘遥感程序设计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国家精品课程)、雷达干涉测量(双语)、测绘程序设计基础、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
课程设置:详细见培养方案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4249365759&uk=689971587
 
		- 边走边看
- 2013/2/6 2:20:01
 
		- hualtx589
- 2013/2/6 5:47:58
2.5地理信息科学(地信)
专业简介:本专业创办于2000年,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每年招收本科生2个班。教职员工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3人;建有省级地理信息工程中心和多个专业实验室,与国内外知名GIS公司和相关产业部门建立了共建实验室及人才培养基地,在地学建模与应用、GIS系统开发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培养目标: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国土资源与管理、测绘地理信息、城市规划与管理、环境保护、交通、电力、电信、物流管理、减灾救灾、军事领域以及其它与GIS和IT相关的领域从事专业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主干课程,地图学概论、自然地理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导论、遥感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库、空间分析。特色课程,GIS工程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
课程设置: 见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4267662733&uk=689971587
 

 论坛板块
 论坛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