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流生,这里有你想知道的
  • 浏览:1973 评论:28 人


  • 看到有问国内学校交流问题的童鞋,查了下站内相关帖子,不少都是很久之前的了,信息也比较分散,所以lz根据自身经历和了解特开此贴,希望给有需要的学弟学妹提供一点帮助。


    如果还有我没想到的,欢迎各位有经验的大神补充。


    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在此贴回帖,我会据已所知尽量回复。


    为了方便阅览,请不要插楼,谢谢。

    申请加精高亮,让更多人看到 @一教前的超人 @阁外山





    关于怎样申请?


    一般是下学期开始申请,有想法的同学可以关注学校信息门户网站。
    交流生一般规定为期一年,国内有大连理工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学校,大一大二均可能有资格申请,也就是大二大三在外交流,不过有的基本条件会限值平均分或者无挂科,每年不同。

    申请交由学院处理,一般名额5个左右。我所知道的学院当初是按照成绩由高向低录取。当然每个院也可能有所不同,成绩的换算范围也可能不同,不过裸成绩居多。
    至于黑幕什么的我没听说过,感觉还是比较公平的。





    做交流生有哪些好处?


    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的机会,什么机会呢?我大致分了三个方面。


    第一,开阔视野,增加阅历。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风气,做交流生可以让你在另一个地方学习生活一年,这一年你可以融入新的学校,了解新的城市,认识新的朋友。这些只是旅游很难达到。

    我当初去的是山东大学,这是一个百年老校,风格底蕴自不细说。学校的设施文化,学生的风气精神可以找到很多和中南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有你喜欢的也有你不喜欢的,在你一一体验比较之后,也许你会更加客观而清明的看待自己的母校和大学生活。

    济南是一个不错的城市,生活步调不快。最特色的当属特色各异的泉水,所以形成了很多公园,悠然自得的观花赏鱼就好似济南人平日的消遣。鲁菜为八大菜系之一,值得细细品味。山东人朴实热情,气息善良。这些你都可以自己亲身去体会去感悟。

    致于气候,物价,生活条件这些我就不细说了。就一句话,在大长沙待过的人你哪不能待!









    第二,锻炼能力,打磨自己。


    如果你不是交流学校所在地的本地人;那里没有相熟的朋友;没有认识的朋友和你一起过去,这样空降到一个新的环境还是比较锻炼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的。
    我觉得这个比大一新生融入集体更难一点,因为你要融入一个成型的班集体,这个群体人际关系已经比较稳定了,但这也没什么难的,因为交流班级的人都是不错的,他们会给你机会加入他们,这时候就看你的了,只要你用心,就会受益良多的,也会收获很多朋友。

    我当初除了占全了上面的三个条件外,还是和低我一年级的山大学生住一起的,又是大三去的,所以班级活动比较少。这样的条件增加了与班级同学相处的难度,但是却给了我很多安宁独处的时光,这也是我当初想要的之一。
    在中南的时候,总觉得浮躁而不安,不知道成天在忙些什么。当一个人空降到山大,除去了熟悉与喧闹,我可以自己坐在校园某处发很长时间的呆,可以在图书馆自习室待上一整天(以前很难做到),可以在城市里穿街走巷毫无目的。
    自己慢慢沉淀下来之后,想明白了很多事,看淡了很多执念,虽然性子没有大变化,但是自己活的轻松平静多了。





    第三,摆脱纠结,空间分离。


    如果你正处在寝室关系紧张,恋人分手却不得不碰面缠缠不休等等让你很想离开的现状,去做交流生就是一个机会。

    对于第一种情况,当你离的远了,也许很多不那么可爱的事情一下子就淡了,隔了距离你会想起别人好的地方,距离远了心也许更近。

    对于第二种情况,也许相见不如怀念,也许走出了自己画的圈子,你会发现生活不是只有爱情,也许给双方更多的时间,会更明白对方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第四,因为特殊,所以特殊


    交流生是学生中特殊的小部分人,所以可以走体制的特殊路子,这个方面比较杂,举两个例子。

    交流生可以选择所有年级的任何一门课程,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数学专业的可以去选考古专业大一的课程,只要你通过考试,就能够拿到学分,这个学分对你本专业毕业证书可能没用,至于长远意义就不是能说的清的了。
    也许你说在自己学校也能去听,但是没有学分的关系你往往坚持不下来,而全校性选修也很难达到正常课程一样的要求。

    交流生结束交流之后,通常会得到第二校园经历毕业证书,这个证书的作用会发挥在你意想不到之处,这个特殊证明也许会让你在众人之中有一抹不同的色彩。





    做交流生有哪些弊端?


    上面絮叨太多了,这里我简洁点,o(╯□╰)o。


    第一,一年可以发生很多事,班级的活动,寝室的聚会,缺席这些是一种遗憾,也可能造成你在哪里也没有集体归属感。

    第二,学分和课程转换比较麻烦。两所大学本科课程的内容和时间设置上差异很大,特别是专业课,也就是说大三出去交流的同学一定要注意。
    从在交流学校选课到回本校核实学分都免不了伤脑筋。因为学分跑断了腿儿,受些呵斥什么的是难免的。最麻烦的情况是补学分,不过中南现在貌似出台新的文件,比我做实验品的时候好了不少,不过对于中南才有的实践实习,有的院是要求你必须补的。总之麻烦是少不了的。





    第三,有意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的同学要做好思想准备。
    每个院规定不同,我们院交流生直接免除评选资格,大家都知道评奖学金都是第二年评第一年的,所以这个可能意味着你连续两年都与这个无缘,除了没资格还有的原因是我第四点要说的。

    第四,对于成绩不错,有保研想法的同学,一定要慎重考虑交流的决定。
    大三的成绩中南这边大部分院给成绩都比较宽松,山大和大工给成绩却还是比较严格的。
    而且不管你出去交流是大三还是大二,每门课程成绩评定通常有比例限制,即使你是学霸级人物,还是难免吃亏吧,特别是在山大,我就不说山东人的学习精神什么的了,大家都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