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那些民国人物
  • 浏览:2181 评论:21 人

  •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是现代著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一遇的人才(来自度娘)

    第一次知道陈寅恪先生的时候,是在高一语文老师准备的作文素材里面看到,对他很是崇拜,他是很有风骨气节。
    内容是教养,一个读书人越是知道的多就越害羞表露。陈先生求学多国精通数门语言,但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在填写语言一栏只填了德语和梵语。
    抗战时期,日本人邀请他去日军创立学校教授汉语,他断然拒绝,于是日军上门胁迫,他上前交涉,他的家人这才知道,她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
    他出身名门,学识渊博,被人誉为“公子之公子,教授之教授”,他求学欧洲许多国家,却不为学位,牛津大学聘请他为汉学教授,也遭到他的拒绝。晚年为了研究学术,视力急剧下降,最后完全看不见。
    恪字汉语字典里面只有ke(第四声)这种读法,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读que(第四声),据说当年陈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是被这样称呼,这样读的人大都是清华教授的子女或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