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小伙伴是考虑来深圳发展的,跟小伙伴们一起聊聊目前深圳的情况
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我尽可能的一一 给你们解答,不定期更新……
12年,在决定去上海还是深圳的时候,仓促下了决定,最后选择了深圳,于是,便有了这四年的故事……
这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 ,这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这是一座快节奏的城市,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没有排斥,我们都用着一种共同的言语交流-普通话,当然,这座城市也不相信眼泪
又到一年期末时据说,院里要寄成绩单缎带家长,已经在统计住址了,咋办
wildannelu
2017/7/9 10:15:57
12年刚来深圳,进了一家韩国公司,做路由器底层开发,说白了,利用深圳的廉价劳动力,在深圳建立了研发中心,工厂,总部设在韩国,家族企业,期间Boss有来过深圳,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正宗欧巴,45度仰视,一米九几的样子,带了位韩国助理还有另一位总部那边的女同事,很遗憾,还是45度角仰视,平底都比我高那么一丢丢,更何况还踩着高跟,给我的感觉,个个长的像全智贤,我们的总经理跟boss的年纪差不多,但总经理看起来就像boss的父亲,画面请自行脑补,Boss平常喜欢带我们一起吃韩国料理,一听说我来自湖南,嚷嚷着要让我带他去吃正宗湘菜,作为一个资深吃货,自然,带他吃的很满足,剁椒鱼头肯定少不了,他中文说的不错,能应付日常简单交流,时不时还会教我们韩语,还说,你们湖南台与我们韩国xx合作很紧密,湖南的口味我很喜欢,期间我还问到了他韩国料理生吞鱿鱼是一种怎样的快感……
那个时候刚来,身边的小伙伴都说深圳的消费好高,唯独我一个人没感觉,我说,我在长沙也是这么个消费,感觉不出来
说说环境吧,来深圳之前,我并不知道什么pm2.5,也不知道什么叫雾霾,深圳的环境相对全国其它一线城市来说还可以,但相对周边城市东莞、惠州,佛山、中山,珠海,还是有那么一段距离的,每次都是车到东莞境内了,才能真正感受蓝天,白天,天空本来的面目,向前看可以看的好远好远,这4年当中,深圳给我的感觉修了4年,根本停不下来,工程量一年比一年庞大,路是建好了挖,挖了又建,雾霾也会有,而且最近2年我发现,灰尘特别重,人家吸的是霾,深圳也不赖,吸的是灰
这是深圳堵车情况,上次在青岛电台里说有一段路堵车非常严重,堵了一公里,naive,堵一公里在深圳根本不叫什么事!
再说说大家比较关心的租房问题吧,我开始看到吧里面,出租房子大家一起考研,三室两厅,带热水器,空调,冰箱,WiFi,“不要998,也不要899,统统只要700元”,我只想说,价格真心好感人,深圳的租房单间大概在1000-3000左右,2室,3室,我给大家看图片吧
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2016届应届毕业生中,毕业后选择就业的比例为75 .6%,16 .5%的人选择在国内继续学习,4.8%的人选择出国继续学习,选择创业的比例为3.1%。
希望到北上广深等传统的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占29.0%,希望到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占38.3%,二线城市和其他分别占19.2%和13.6%。从2016年应届生最终签约的城市来看,签约一线城市的占比33.6%,高于期望值29.0%;签约新一线城市的比例为33.1%,低于期望值38.3%;签约二线城市的比例与期望值一致。
--------------
这组数据,虽然不敢保证说100%,但以我在深圳所看到的,这组数据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参考,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我已明显感觉到深圳就业人口的流失,远没有像前2年,大量的应届毕业生拖着行李箱走在路上,很遗憾,看不到这个景象了,大量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大量就业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信息出现断层,不匹配,随着房价的飙升,大量工厂倒闭,没倒闭的搬迁到了深圳周边城市,hw搬到了东莞松山湖,tx在贵州圈了一块地,zx准备迁往河源,zj准备搬迁到东莞,随着用人成本增加,某康也准备在印度建立全世界最大的工厂,到时中国各地区的工厂全部都会搬迁去印度,按他们在中国现行工资算3000rmb/人,他们在中国有差不多100万员工,而印度工资只要100usd/人,可想而知,这笔账多么的划算,深圳现在占有量最多的几大行业如下:保险、房地产、金融、P2P等各种白银、原油投资吧啦吧啦
来了半年了。这是个社会层次特别丰富的地方,最下层到最上层的人
讲真,深圳是个很有魅力的地方,也是毕业后很不错的选择。
深圳的天其实很蓝的,哈哈,也可能是因为我一直在坂田,郊区天气比较好。
堵车的话不要上下班时间跑到梅林关或者布吉就好啦,深圳的地铁还是蛮方便。
楼主是16届的吗,加个微信搞个基怎么样。
我爱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