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了,回顾一下这个过程,发现很多事情没来的消化,来总结一下。也希望可以给朋友们做个参考。白开水镇楼
楼主属于反应不是很快的人,所以直到9月中旬才开始着手准备找工作,随便做了一份简历(当时还自以为内容翔实亮点突出),PS了一张正装照,就自信满满的拿着到处投了。9月份来的基本都是IT公司,包括华为、中兴这些行业巨头。
虽然研究生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和IT行业基本不搭边,但是仗着本科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己对编程也比较感兴趣,C语言用的比较熟练,也会一点C#,于是梦想着能进入IT行业,实现成为高富帅的理想。
这几年IT行业的火爆程度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bat随便就能开出10几K、20W以上的年薪,听说有个小姐姐拒了阿里25W的offer,又听说有个同学代码风骚被百度以40W的年薪买走,这些数字久久停留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于是整个九月份楼主都沉迷对IT行业的狂热中不可自拔。楼主的技术背景主要分为弱电和强电,本科专业学的弱电,所以平时做的一些项目也是嵌入式硬件和软件开发。研究生专业是电气工程,期间又在一家公司做了一个强电的大项目,所以强电方面也比较熟悉。然而楼主的内心更倾向于弱电(也就是嵌入式),看行业趋势,弱电的前景也更加好(其实是工资更高,也相对安全),尤其目前工业制造业不景气,强电的行情不是很好。
另外弱电里面,又分硬件开发个嵌入式软件开发,个人觉得未来将是软件的时代,软开比硬开的前景更好,因为硬件将逐步趋于标准化,而软件才是提现产品价值的关键所在。所以,九月份楼主投的岗位基本都是嵌入式软件开发。
前面可以算是小打小闹热身,然后9月下旬迎来了华为。虽然最后没能进入华为,但还是不得不说华为是中国最好的企业。所以当时认真做了做准备,包括再三修改了简历(这里要感谢一个人,给了我很多专业的建议,才使得我最后那份简历变得比较像样),买了面试穿的衬衫,仔细总结了自己需要向面试官展现的东西,主要包括技术能力,个人能力,以及一些特质。
面试华为最终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好高骛远。
当时投了一个和自己专业背景完全不相关的岗位:云服务SRE,差不多就是负责华为服务器的可靠性。之所以投这个岗位,首先还是因为楼主对IT行业的向往,其次这个部门的人来中南做了两次宣讲,鼓励其他专业背景的人投这个岗位,让楼主看到了希望。
当楼主满以为能凭自己对IT的热情征服面试官时,却发现自己太naive了。一面的面试官问了问简历上写的东西,聊了聊项目,但显然我的大多数项目都偏硬件他不是太懂,最后给了我这样一个评价:看得出你还是做了些事情的,然后让我去终面,也就是boss面。
icewater
2017/7/4 11:52:37
终面的面试官是个40岁左右的女人,脸上带着理性的冷峻,我心想:不好,这一关恐怕比较难过。果然,她一直很在意我的专业背景和岗位不太相关,我阐述了自己有一定的编程基础,并对这个岗位很感兴趣,也强调了我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不过似乎无法打动她。最后面试结束的时候,我问她有没有希望,她给了个很官方的答复:这需要综合考虑。我知道大概是没戏了。
foafoafoa
2017/7/4 16:03:07
听说华为压力很大,加班到9点是常态,一个人当5个人用,发三个人的工资
当从终面出来,坐在外面吃小饼干的时候,我知道华为我错过了,一个我认为是很好的平台。于是回去休整了几天,恰逢国庆,好好总结了一下自己。终于认清了现实,有些事不是光凭兴趣就可以,还必须要具有核心竞争力啊
另外9月还做了大疆和CVTE的笔试,因为投的都是软件岗,笔试都没通过,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强项还是在硬件。当时帮助另一个同学做CVTE的硬件笔试题通过了。
另外还想说一下9月面试长沙贝士德电气的经历,这家公司在变频器领域做的还不错。投了硬件工程师的岗位,想去拿个offer压压惊。结果面试我的是中南毕业的和我一届的本科生,在贝士德干了3年了,聊完技术显得对我非常满意,然后请他们的领导和我谈。谈到工资的时候,他说他们这里一般都是4000,但是可以考虑给我开5000,我当时就想走了,我又问了下面试我的那哥们的工资,他说他刚进来还不到3000,现在也就4000多一点。为了掩饰尴尬,我和他随便扯了扯,说需要考虑考虑,最后找了个空档说了一句:那我就不耽误您的时间了,告辞了。
总之这次经历让我觉得非常狗血,长沙的企业可能多数就这个价吧,因此坚定了我不留长沙的决心。想起那个面试我的同届校友憔悴的面容,应该是天天加班,不知道是什么让他留在那里,当然也不排除领导没和我说实话的可能,但是我觉得他们那里也开不出多高的价。
九月就这样过去了,并没有拿到什么有价值的offer。到了十月份,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觉得还是要投自己最有竞争力的岗位。这个时候也开始有一些偏硬件的公司来了,所以大多数地方我都投了硬件工程师的岗位,只有少数依然投嵌入式软件开发,比如汇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