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论坛心情日记 → 杯面式的爱情你是吗?
查看完整版本:杯面式的爱情你是吗?
2017/3/25 22:42:36





2017/3/26 1:24:38

:大学开始半个多学期左右,听说周围不少人都脱团了。剧情大同小异,无非是聚会上或是活动中见了一两面,微信qq上扯两句,然后遍直奔主题:“你有男朋友了吗?”“还没。”“那你要男朋友吗?”

总之就是,泡一碗杯面需要三分钟,泡一个姑娘,可能用不了那么多。

不再有耐心好好了解一个人

这一点我的感触非常深,因为自打高考后类似的对话就在生活中层出不穷,“你有男朋友了没?”“有啊”然后人家就再没兴趣和你说第二句话,马不停蹄立刻转向下一个目标——这种诡异的行踪常常使他们看起来与地铁口卖碟的无异。

固然大学的独立自由的生活方式,使我们不再有长时间和某一群人亲密相处的机会——这让我们不再那么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品质性格等等——但更重要的是,大多数的人已经没有了耐心。有时候觉得用急功近利来形容某些人的某些行为真的不算过分,因为我不能理解,在任何一个时代,一个人有没有男朋友或女朋友这一点竟然有可能比这个人的性格、品质、甚至是生活经历、背景更重要。

我和我男朋友是高中同学,高二的同桌,高三也几乎是朝夕相处,所以我深知耐心这一品质的重要性。正是因为长期的接触,我才确信他与他所表现出的擅长调侃、打趣相对,事实上十分具有温柔、谦逊、低调这些绅士风度;如果只是短期的接触只会知道他喜欢足球和烧烤,永远都不会发现他熟背唐诗宋词,三国魏晋时期的种种故事更是烂熟于胸,更令人惊讶地是从backstreet boys到周杰伦,他像个虽然调不准但词绝不会错的电歌台……当然,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近两年的时间里感受到他对我的照顾、包容、默默的支持,我也不可能相信除了我父母以外有人可以如此无条件的喜欢我。

我记得《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句话“剩下的,就留给时间慢慢去发酵。”的确如此,有些事情,比如绍兴的黄酒东北的酸菜或是游牧民族的奶豆腐,也比如一个人真实的样子,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常常看到《非诚勿扰》里女嘉宾说“抱歉男嘉宾,我觉得你还不够了解我。我想找的是一个可以理解我的人。”我就纳闷了,竟然你选择了一个两小时内集中见五位男嘉宾的快餐式约会,你究竟是怎么定义了解和理解的?你既然瞧不上那些天天翻你微博的跟踪狂,那你所期待的白马王子必然是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力才可能在你说不定一句话都说不上的二十分钟里了解你、理解你、爱上你。

再比如说我们宿舍吧(我这可是在用生命举例子啊),有两个姑娘都在短短两个月内找到了男朋友——一个是活动上认识的学长,一个是同乡会结识的老乡。学长和老乡,很自然地得出结论,他们最多也没见过超过10面。好吧,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所以他们可以发微信啊,聊qq啊。确实如此,但是实验表明,在交流中仅有30%的信息是通过语言传达的,剩下的诸如这个人习惯性的咬嘴唇、皱眉、推眼镜、抖脚、玩头发等等都藏在屏幕的另一头。也可能是由于我是个比较感性的人,我坚信没有这些细节我是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当我说我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我的意思是即使我长期见不到他/她,只要收到一条微信甚至一个表情甚至甚至只是@了我,我都能猜出他/她的语音语调语速。

Taylor Swift有一句歌词深入我心“I love the gap between your teeth and I love the riddles that you speak.” 我想这是那些“杯面式爱情”中欠缺的。

虚荣心都是白菜价

说到为什么学长泡学妹如此盛行,就我浅薄的理解80%是虚荣心作祟。学长说“嘿嘿,今天勾搭上个大一的。”学妹说“今天被一个大三的搭讪了。”

当然我不能排除其中确实有一见钟情的啊,天造地设的啊,但毕竟是少数。当我时不时时不时听同宿舍的姑娘发表“我男朋友是学生会xx部部长,我可以让他帮忙xxx”的获奖感言时,真的觉得虚荣心再不拿卡车拉走就要烂在地里了。

事实上,当各路姑娘要我给她们看我男朋友的照片的时候,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好心理准备!!”虽然这么说有点损吧,不说难看不难看,至少他长得绝对不算帅,要说身材有料更别扯了,一米八不到60公斤,6级风他还停留在地面上我就感谢上苍没有带走他了。成绩也就是跟我一水平,不好不坏,差不多能混下去。而且他既不是学生会成员也不是社团骨干,没有任何抛头露脸的机会。总的来说,这样的凡人只有在日本轻小说里能当个男一号。

所以当我说很多人是抱着显摆的心理去找男女朋友的的时候,你大可认为我是在嫉妒,尽管我并不那么想。

这接近半年里我学到了,当你真正认真对待一个人的时候,一次网测的满分,一个进球,甚至是一个寒冷的早晨成功爬起来打了早卡——即使是小小的成功你也会为他自豪,那时的笑脸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摆出来给谁看的。当你向自己的朋友家人夸他,你是真的相信他有那么好,而不是想表达“你看,能当他的女朋友我多厉害。”

充电多久放电多久

几期前的《非诚勿扰》上讨论了



2017/3/26 6:21:49

空间复制的



2017/3/26 4:52:50

但我觉得很有意思



2017/3/26 5:47:48

懵新拒绝杯面爱情



2017/3/26 8:36:16

说教太重,而且最好笑的是还举例自己,你复制的这个不完整,完整的还有说了作者男朋友是异地。这就更好玩了。人格成型最重要的四年你都不在他身边,凭什么断定两年的性格人品习性是终身的。 照这说法,有的一个机械班都没女生的怎么办?不找青梅竹马就该单身到毕业?给别人也给自己一个机会而已。你不能否认爱情最开始不就是出自这些看上去很闪的东西么?就算买点心不也是先挑好看的,让你注意的?多简单多正常的人性,干嘛贬得一文不值。



2017/3/26 13:36:31

如果身高不到180体重不过60kg长的不帅,成绩不好,没有抛头露面的机会,只是个凡人那大概就没有谈恋爱的机会了吧。



2017/3/26 14:42:26

当这种模式变成大多数人的行为的时候,这种本来“不应当、受怀疑”的行为也变得“很正常、理所当然” 速食爱情就是这样。然而,再分析也不能改变大多数人的想法。和速食爱情相似的日常例子 比如雨过之后依然有一大堆一大堆人打伞(这几天新校区中午下午放学后尤其明显)这种“不应当、受怀疑”的没雨打伞做法是大多数人的做法,但就变得“很正常,理所应当” 如果我在人群中大喊一声:“瓜皮们,没下雨,都把伞收了别影响人流和交通” 大多数打伞的只会把我当瓜皮。而我却阻止不了他们继续打伞,但值得庆幸的是,我能让我身边的人雨后收伞。



2017/3/26 16:44:12

另外,我最早听闻速食爱情是在10年春娇与志明里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