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
每当听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首歌在广播、电视、手机里响起,我都热血沸腾,浑身充满力量。不是因为在这个和平年代要去前线上阵杀敌、热血染红军旗,而是不自觉地回想起我刚刚走进大学校园时那段刻骨铭心的军训时光。
其实在古代,人人都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就是指射箭,延续到今天,也就演变成了现在的体育课,而军训则是高等级的体育课了,旨在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
师哥师姐们都说军训是艰苦而枯燥的。当我和同学们怀着满心的好奇领取了军绿色军装后,穿戴整齐,在嘹亮的军号声中,一起在宿舍前的球场上列队,一个班就是排,一个系就是一个连,每个排都有至少一名教官负责我们的训练。就这样,在这个火热的9月里,一群年轻人的大学生活在紧张、有序的军训中不知不觉地开始了。
一、整理内务
军训的第一堂课从内务整理开始。所谓内务就是整理床铺,关键技术就是叠被子。教官首先进行示范,将被子叠的板板整整,真正的豆腐块。同学们模仿教官的做法,开始寻找着叠被子的技巧,重复几遍,也不得要领,始终无法做到教官要求的豆腐块的标准。其他洗脸盆、牙缸、牙膏牙刷哈毛巾等物品,都是按照教官要求,按照统一的标准摆放在床下指定位置。行李包裹都摆放在寝室里的行李架子上。内务整理要求的不是一次两次符合标准,而是要天天坚持,形成习惯。这种重复,的确枯燥乏味,但换来了寝室干净利索,整齐划一,大家心情也会变得舒畅。
为了督促大家做好内务,还进行了内务整理大评比,对被子叠成豆腐块、物品摆放符合标准,一贯如此的同学进行表彰。我还记得我被子叠的不凑,层多次得到教官的表样,也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其实大家做的都不错的,特别是几位女同学,内务整理更值得表扬,比男生强多了。
二、站军姿
军训中,真正的考验不是内务整理,相对站军姿那都是最舒服的事情了。我们都羡慕军人身姿的挺拔、行动的矫健,可大家知道这羡慕的背后,军人付出多少不为人知的汗水与艰辛吗?就拿我们短短几天的军训来说吧,教官想通过站军姿的基本动作,来培养出大学生行如风、站如松的标准形态。一个标准的立正,要做到几个要领,百度上是这样解释的:“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那真实难啊。教官会一个一个纠正,然后动作定型,一个立正动作,一站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在九月的长沙,烈日炎炎,每一位同学的脸上挂着都打的汗珠,汗珠划过年轻的脸庞,湿透后背前襟,流进嘴里,顿感一股咸和苦。9月里闷热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有泡桐树上的蝉叫个不停。每当一轮军姿训练结束,水桶旁边肯定是人最多的地方,树荫下必然是或坐或卧疲惫的一群。
这种站军姿的训练,是一种磨炼意志的训练,是一种遵守铁律的训练,是一种挺拔身姿的训练,是一种提升体能的训练。在这种训练中,我们不怕流汗,不怕蚊子叮,不怕虫子咬,更不怕炎炎烈日的烘烤,我们只担心被被人瞧不起,宁可流泪也不能输掉尊严。
三、站队列
站军姿是军训中最基本的训练,简单得无法再简单了,但确是其他训练科目的基础。拥有标准的军姿,这才是一个开始,为了接下来的队列训练,我们开始转体训练、齐步走和正步走训练。看着教官们亲身示范,那动作标准、利索、帅气,让人羡慕啊,好多女生都看傻眼了……
说起转体训练,这可闹笑话了,好多人由于紧张,经常把向左转、向右转和向后转转错方向。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些简单的动作,也经常的出错,更不用说动作的标准了。在严肃的训练中,出点这样的小插曲,多少让枯燥的军训有了点快乐;齐步走动作不难,难在一排人步调一致,要走的齐,这就要求大家在训练中不断的磨合,不断的调整步幅,寻找一个平衡点;正步走很威武,教官作为重点训练,从踢腿、落脚一步一步的训练,把动作分解开,脚不落地,挺住,弄得大家东倒西歪。
当这些基本动作完成之后,我们开始队列训练。信息931班36人,分三排列队,要想进行队列训练,还要和其他班级合练,形成一个大的方阵队列,要想整齐划一,每一排每一列都要配合默契,这都是建立在立正、转体、齐步走、正步走基础上的。凡是在基础训练中成绩优异的队伍,在队列合练中就优势明显,此时才知道基础训练多么重要。
不要在乎流了多少汗水,不要在乎军装有多少白色盐巴的痕迹,不要在乎教官的喊叫与批评,我们依旧在嘹亮的口号声中,一遍一遍地重复着转体,一遍一遍地来回齐步走,一趟一趟地踢着正步走。转体,转出我们年轻人的精彩;齐步走,走出我们我们年轻人的潇洒;正步走,踢出我们大学生的广阔天空。
四、唱军歌
太阳落山,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的时候,我们的训练结束了,操场上听不到我们的口号声了,却在教室里传出了我们嘹亮的歌声。《团结就是力量》不再停留在概念上,我们从白天的训练中早就有所体会。《东方红》和《学习雷锋好榜样》,唱得同学们慷慨激昂,响彻校园夜空。
当繁星布满夜空,校园沉睡在岳麓的山风里,同学们听着蝉鸣进入梦乡。一天的疲惫,就在鼾声里离去,梦话中,都是立正稍息、一二三四。好好休息吧,不知道明天等待我们的是不是如火的太阳。
9月的长沙,基本无雨,每天都是烈日炎炎。在烈日下训练,非常的枯燥,教官们就组织我们开始拉歌,这边唱来那边和,一边更比一边强,那种不服输的年轻人脾气展露无遗。歌声盖过小鸟的歌唱,歌声压过夏蝉的鸣叫,山风停住了脚步侧耳倾听,白云停住了脚步为我们鼓掌。
师姐们走在上课下课的路上,也会驻足听一听我们的歌声,看一看我们训练的身影,也许他们在从我们的歌声中寻找着当年的自己的声音;师哥们走在去食堂的路上,也会驻足,看一看我们训练的身影,也许他们在从我们的身影里寻找着自己的从前。
五、射击
在军训中,并非是所有科目都枯燥无味,其中射击训练就是很刺激很有趣的科目。对于男生来讲,射击是最期待的训练了。每当想反正有这样的训练,每天就加快训练进程,望早日开始射击训练,也许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军人情节吧。
射击训练开始之前,教官重点强调射击是有风险的,即可能伤到别人,也可能伤到自己,所以每次射击训练之前必须做好准备,熟练掌握动作要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按照教官的指点,大家练习站姿、卧姿都一丝不苟训练过程中使用的是退役的步枪,不发子弹,只用来练习射击动作和练习瞄准,主要是避免发生事故。
射击训练不同于其他科目训练,在训练结束时,就组织了实弹打靶。按规定,全体参训新生,按序到打靶靶场。靶场上一枪一名战士守卫,我们每人五发子弹,在教官发出口令后采取卧姿射击。设计院完毕后,靶标下壕沟内的报靶员会报出射击成绩。记得当时大家成绩都不错,但我的成绩却一般,似乎不到40环。其实射击不但要视力好,还要掌握动作要领和技巧。我们不但要实弹射击,还要充当报靶员的角色,这可是有风险的胆量活。我和同学就蹲在壕沟里,听着子弹从头上飞过的飕飕声和子弹打中靶标和土里的噗噗声。这心里真是紧张啊,报靶后象逃兵一样快速撤离壕沟。
射击训练没有站军姿那般闷,也没有练队列那么复杂,但射击却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科目。通过射击训练,既培养了大家冷静的性格,也培养了我们的定力、锻炼了我们的视力和胆量。
六、阅兵
两个星期,半个月的军训很快就要结束了,最后两天的训练任务就是方阵大合练,为最后大阅兵做准备。两个星期的辛苦付出,都要在这次阅兵式上展现。我们每一个参训的新生憋足劲,要在那天争个第一。
“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行装已背好,部队就要出发”,歌声里我们准备好了,我们不怕烈日炎炎,因为我们的心情比太阳还火热;我们不怕训练场上尘土飞扬,因为我们的青春比尘土飞的更高。阅兵式上,红旗飘飘,钢枪闪亮,口号响彻校园,。每一个队列,整齐划一;每一名战士,精神抖擞;每一个步伐,坚定有力,这些都是我们团队精神的体现。虽然阳光给了我们留下了黝黑的肤色,虽然艰苦的训练给我们留下了伤痛,但在阅兵式上我们以挺拔的身姿向全校师生和我们的父母展现我们的青春无悔和我们的果敢刚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平时严格的要求,没有平时严明的纪律,没有平时刻苦的训练,哪有阅兵式上的英姿飒爽!
军训是大学生活中第一件大事,有泪水的酸楚,有汗水的咸苦,有歌声的高昂,有笑声的欢乐。军训不仅仅是对我们身体的锻炼,更是对我们意志的磨炼。如果说大学是一本书,那么军训就是这本书中最精彩的篇章;如果说大学是一部电影,那么军训就是这部电影的高潮;如果大学是一副美丽的风景画,那么军训就是这副画中最靓丽的一抹色彩。
经过军训,我们这群年轻人少了娇气,多了坚强,少了依赖,多了自立,懂得了自我约束和友爱他人。试问,未来人生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