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论坛湘江灌水 → 我的大学岁月——足球
查看完整版本:我的大学岁月——足球
2015/11/6 2:26:23

试问,哪个青春少年不热爱足球?又有哪个青春少年不踢足球?在自由绽放的大学校园文化里,足球文化是最亮眼的文化,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健身活动,没有之一,绝对第一。
也许你热爱篮球,也许你热爱乒乓球,也许你热爱羽毛球,但你身边的更多的人都热爱着足球。他们谈论足球,他们欣赏足球比赛,他们参与足球比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每个人都有自己支持的球队,各个国家的联赛、世人瞩目的世界杯,以及足球明星,大家都耳熟能详。在这样的足球文化里,任何人都会受到感染,慢慢的会欣赏足球比赛,逐渐的会参与其中,和同学们踢上几脚,最终都会成为狂热的足球球迷和足球场上忘我奔跑的足球队员。
欣赏足球,不一定会踢足球,就像很多女生一样,对足球的狂热程度不比男生差,但不踢足球。踢足球的人,也不是各个高水平,更多的人是一种对足球的热爱,是一种自我娱乐。那些公认为足球技术水平不一般的人,可以参加学校的系队和校队成为足球队员。想进入系队和校队,不是简容易的事情,既要有充沛的体能,又要有精湛的足球技术,更要有对足球的深刻理解。我们信息931班就有象朱刚、柳丹、高峰、朱晋、邹创勋等多人具备这样的素质,他们也曾经代表计算机系足球队,甚至代表学校的校队征战足球场。
热爱足球的人,总是忍受不住足球的诱惑,总是有上场踢球的时候。热爱足球,不分性别,不分身体强弱,也不分技术好坏,我们不代表任何人,我们只代言我们自己,为我们自己的火热青春代言,为我们自己的足球代言。信息931班30名男生,每一个人都喜欢足球,即使不上场踢足球,看着热火朝天的场面,也能让人愉悦和开心,当然也有惋惜和纠结。
踢足球者众,足球场却不足。不用说标准的足球场了,就是能踢足球的空地都难找。当时的中南工业大学校园里只有一块标准足球场,那是一个标准的田径场,四百米的跑道是沙石的,足球场是红壤土的。夏天的大地就象下火一样,整个足球场像一个小火炉,运动员每次奔跑都能带起一片尘土。尘土落在浑身汗水的球员身上,无论你肤色是白还是黑,都变成了统一的红色。要是遇到雨天比赛,那球场就变成了泥水地,人在泥水里跑,球在泥水里滚,人和球,还有球场,都是红红的泥水色。
足球场不够用,就去挤占篮球场。还记得8舍前有两个篮球场,除了打篮球的人,也有好多人踢足球。打篮球的和踢足球的居然还能共生,偶尔互相客串下,也是没人提意见的,反倒觉得这是一个快乐的小插曲。在宿舍前篮球场旁边,总是聚集着一些手拿饭盆、边看比赛边吃饭的人,经常有被意外飞来的足球打翻饭盆的事情发生。踢足球的同学也有把足球踢飞进洗漱间和厕所的事情出现,这样的脚法往往都能赢来一片喝彩和笑声。
那时的我们,浑身是劲。天天奔跑在足球场上也不觉得累。哪怕是脚扭了、手搓了,皮肤擦伤了,都不是问题,休息一天就能好,接着还是上场飞奔,因此也诞生了不少足球场上的故事。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操场上体育课,走在操场上,正好赶在球门前,迎面就飞来一个足球,正好在我面前,我不假思索,一脚劲射,坏了,连守门员和足球一起踢到门里去了。人家还来找我算账,好在老师说我们在上课,把那个人赶跑了。
踢足球的人都有些火爆脾气,就连球迷也有火爆脾气。有一次中午组织和其他系比赛,我路过时看到他们在争执,似乎越来越厉害,我也热血沸腾,上去偷袭了一个人,之后就逃跑,悄悄地上课去了。后来大家说遭到偷袭之人到处找我也没找到,最终还是不知道人在哪里,拳从何处来。现在想想,何必那,都是年轻气盛惹的祸啊。
最让我们难忘的是我们自己的足球赛,以寝室为单位,找块篮球场,以篮球架当球门,每次上场四人,可以随意换人,大家在闲暇时一起开开心心玩耍。寝室间的足球比赛,没有激烈的碰撞,也没有风一般的奔跑,也没有马拉多纳一般的过人技术,大家不以成败论英雄,只追求一份快乐。这份快乐不仅仅是进球的欢呼雀跃,也有不进球的仰天长叹,更有大家为默契配合的鼓掌喝彩,杨万山柳丹江晓明是工大子弟,他们也参加寝室间的友谊赛。我们宿舍的张勇和刘鹏飞同学身材瘦小,也是球场上的猛将。就连学霸曹洪飞、三打一高手高业平和乌维祥也能上场踢几脚,当然少不了张友余同学太空式的搞笑慢动作和经典漏球。其他同学更不用说了,绝对能奔能跑能踢。
二十年前,曾经热爱足球的一群人在球场上挥汗如雨;二十年后,热爱足球的这群人已经步入不惑之年,不能再提当年勇。现在的中南,足球场绿草茵茵,学弟们再也不会一场球、一身土、一身泥了。什么时候我们能再聚首,来一场足球赛,哪怕是在球场上走一走,寻找一下当年的感觉也好。



2015/11/6 6:11:02

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帖子里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