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南,了解中南,要从我的大学入学的第一天说起。
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几个省份,在早期被统称为中南地区,西临西南地区,东依华东地区,是我国中南部区域。湖南省是中南地区腹地,而一座高等学府就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因区域而得名:中南大学(原名中南工业大学)。
1993年,我高考那年的6月6日,我得了急性阑尾炎手术,因为疾病影响了复习,恐高考成绩不好,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考虑了诸多因素。首要就是选择了堂兄就读的大学所在地长沙,兄弟在外可以互相照顾,中南工业大学就在这时走进了我的生命。
当我拿到中南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就期盼着大学的生活,期盼着早一天走进中南工业大学的校园。用了一个月时间准备了行囊,一个人、一个包,踏上了南行的旅程。从长春到北京再到长沙,风尘无法掩饰兴奋的心情,人还未离开火车,心早就飞向了校园。第一次来到千里之外的他乡,第一脚踏上长沙的土地,第一眼看到中南工业大学迎新队伍,大学的校园的生活从这一刻开始了。
迎新的大客车徐徐驶进中南工业大学的校门,我们这些来自祖国天南海北的学子都好奇的向车外望着,看着那古朴典雅的学校大门,绿树成荫的校园路,还有那一栋栋楼房,心情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心情还未平静,就已经到了报到处,下车后才发现,这就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一个新鲜的世界。但不用担心,热情的师哥师姐们会带着我们办理报到手续,会帮我们拿行李,会带我们找到我们的宿舍,直到安排我们在自己的寝室床铺坐下,才放心的离开。这种帮助,多年来都不曾间断;这种帮助,让我们感到了中南学子乐于助人的美德。
8舍115寝室,是我们8个人的第一间宿舍。学校已经布置妥当,一间寝室4张上下铺铁床,床头都贴着每个人的名字,不存在好坏之分,都是随机分配的床铺,当然,学校考虑比较周全,床上用品按标准统一配发,不用新生操心;每个宿舍还配置8张小桌椅,供大家学习使用。至于洗漱间,简单实用,是一层楼一个,大家共用。总之,学校的宿舍比较陈旧,设施比较简单,那是无法和现在的公寓式宿舍相提并论的。
初到大学校园,几个同寝室的同学很快就熟悉了,大家都初来乍到,无法停下好奇的脚步,互相召唤着,结伴到校园里走走看看。大家边走边聊,有的说先找找食堂在哪里吧,有的说先看看商店在哪里吧,有的说先看看邮局在哪里吧,有的说先看看教学楼在哪里吧,有的说先看看在哪里打开水吧,有的说先看看浴池在哪里吧……好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熟悉,不过这都不是问题,只要看着身边走过的师姐师哥们,就一定能找到答案。跟着背着书包匆匆行走的,一定能找到教学楼;跟着不急不忙拿着饭盆的,一定能找到食堂;跟着拿着洗漱用品小筐的,一定能找到浴池;跟着两手空空潇潇洒洒的,一定能找到电影院、邮局、商店和学校大门;无法确定的,就礼貌的向别人问路,大家都乐于告知,甚至亲自给你带路,让人感觉中南工业大学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只要在校园里逛一会,任何人都会感觉到整个校园都掩映在浓浓的树荫里,就像一座大公园。其实这完全得益于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因为整座校园就坐落在山脚下,给我的印象就是树多,高耸入云,花多,争奇斗艳。校园绿化很好,植被茂盛,由于是山脚下,雨水将尘土冲刷的干干净净。走在路上的学子和老师,就像逛公园一样,温文尔雅的学者气质,虚怀若谷的学子情怀,弥散在木兰花香里,感染着中南工业大学的一代又一代人。
中南工业大学的建筑颇有六七十年代的特色,以主教学楼和图书馆最具代表性。主教学楼是一栋白色瓷砖贴面的建筑,这里是全校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在教学楼前,是一个广场,广场上立着一个雕塑,雕塑造型是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预示着中南工业大学蓬勃向上。雕塑命名为升华球,广场也因此命名为升华广场;图书馆是学校最气派的一栋建筑,依山而建,面临一池碧水,走进校园的第一眼看到的必是岳麓山为背景、图书馆和飞云池为前景的美丽景色;校园里的学生宿舍以灰色为主,建筑样式老旧,多为6层建筑。各院系教学楼以红砖红瓦为主,从远处望去,那就是点缀在岳麓满山绿色中的一点红,煞是显眼。
行走在校园里,就是在一座山上爬行。站在校园的路上,就是站在一座山上。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山,也是著名的风景区。山的一边,是奔腾不息的一条大江。这山和这水,就是毛主席诗文中《水调歌头——长沙》里描述的岳麓山和湘江。不仅仅是这座岳麓山和这条湘江,就连长沙城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无论是在三国时代还是在解放战争中,这里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命里注定,我与中南工业大学有一段不解之缘。初次相识,了解不深,但中南工业大学校园的美丽,师生的质朴,严谨的治学风气,都是我初到中南的切身体会。这种体会,已经转化为一种文化,一种性格,一个立体的中南工业大学已经走进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