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论坛校园生活 → 我的大学岁月——大学食堂
查看完整版本:我的大学岁月——大学食堂
2015/11/1 12:34:25

大学毕业二十年以来,走过祖国大江南北,吃过传统八大菜系,也见识过全国各地著名的特色小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大学食堂的饭菜,不是因为味道有多么的独特,而是学校的食堂无论是饭还是菜,以及去食堂吃饭的人都是特点鲜明。
中南工大在二十年前就有万名师生的规模了,要解决这么多人吃饭问题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时学校开了至少三个规模比较大的食堂,除了这些规模较大的食堂,学校里也有一些非常小的、类似饭馆的小食堂。这些食堂分散在校园里的各个地方,主要还是集中在学生宿舍区和教学楼周边,以及学生上学的路两旁。
刚入学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到食堂去购买餐票,购买餐票的窗口就在教学楼旁边,可以路过时顺路购买。这些餐票的大小,就像当年的粮票,但由于在学校里循环使用频率比较高,这些餐票就采用了塑料印刷,有黄色的、有绿色的,面值有5角的,有一元的,10元或者20元一摞,用牛皮筋缠好。使用的时候,按照饭菜多少,递上这些饭票就可以了。也有传接不稳掉到菜盆里去的时候,捞出来继续使用,饭菜照吃不误。
食堂,不同于外面的饭店,在这里没有什么餐桌,就在一边布置了厨房,负责煮饭,烧菜。学校的就餐人数多,集中在早中晚,食堂只能预先将各类饭菜准备好,依次排开,布放在桌子上。饭菜布放也有规律,米粉、面条等在前面,接着就是各类青菜,最里面是米饭、馒头等主食。大家打饭的时候都是一人一个饭盆,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就搞定,基本上是打两个菜一份米饭。
食堂里的米饭实在不敢恭维,吃了四年食堂的米饭,吃的够够的了。每个人都应该记得食堂的米饭属于大锅饭,大米的质量太一般,煮出来的米饭米粒清晰,一颗是一颗,口感太差。和东北的大米一比,真是天壤之别啊。一想到家里的米饭,干脆换馒头吧,不吃馒头就来个咸鸭蛋和火腿肠,泡一袋方便面充饥,肯定比吃食堂的米饭有味道。后来总结一下,食堂的米饭属于“线米”,加之不是新米,能煮饭已经很不错了。
食堂的米饭不好,但菜还是可以的,至少考虑了学生们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具有不同饮食习惯的特点。在食堂里,各种青菜按照麻辣、咸甜、清淡进行了分区,无论是你来自东北边陲,还是来自南方海岛,无论是你来自西部高原,还是来自东部沿海,在食堂里还是能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炒菜和炖菜的。至于味道如何,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评说了。要是觉得都不合口味,在食堂的档口里还有各式各样的现场炒菜,腊肉炒蒜苗、青椒土豆丝、肉炒香干……可以两人合炒一份,即经济又实惠。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食堂也在进步,至少在大学四年里,饭菜的味道有所提升,但提升最快的不是饭菜的味道,而是饭菜的价格。1993年的时候,一个月的伙食费要200多,1997年毕业的时候,一个月的伙食费就要500多了。以早餐的油条为例,1993年入学时5分钱一根,1997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5角钱一根了。通过学校的四年生活,我们体会到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也亲身体会到了物价上涨。
在我们读书的那个年代,学校食堂虽然是有偿服务,但学校对学生也很人性化,每个月有15元钱的餐费补助,以餐票形式发放,以班级为单位领取。我们323寝室有一个规定,8个人的餐补共计120元,每个月餐补发放之后,集中起来,到餐馆进行聚餐改善伙食。那时候的120元可不少,足够点一桌饭菜,有鱼有肉有青菜,足够八个人大吃大喝一顿。那时的120元放到现在,不够一瓶酒钱,不够一条烟钱,不够一道菜钱。
食堂里没有餐桌,也没有存放饭盆的柜子,所以经常看到拿着饭盆走在路上去食堂的人,也经常看到从食堂打饭回来在路上边走边吃的人。捧着饭盆站在篮球场边,看着踢足球的,看着打篮球的,脚边放着一个暖水瓶,构成了8舍前一道风景线。也有不小心被篮球打翻饭盆、被足球踢爆暖水瓶的,刹那间饭撒了一脸,水淌了一地,笑声响成了一片。
大家每次去食堂打饭,都要事先准备餐票,有的同学不小心就会弄丢几张餐票。每个人都有丢餐票的时候,每个人也都有捡到餐票的可能。有一次上课回来走在教学楼旁边的路上,我和张勇看到好几张餐票散落在地上,我们相视一望,张勇问那是什么?我说是餐票啊。他说那还想什么,赶快捡啊。我们就迅速弯腰捡起所有餐票,左右顾盼,没人留意,我们就到食堂改善伙食了,其实没感觉怎么快乐,毕竟不是自己的劳动果实。
去食堂吃饭,自备饭盆和小勺,要是去个小餐馆,那就提供碗筷。在路边吃个臭豆腐,点个炒田螺,那也不用什么碗筷,一个竹签和牙签就搞定了。说道这些,不能不提曹鸿飞同学,他的书包里除了课本和笔记之外,还有一个厉害的武器:双节棍(筷子)。这武器用途比较大了,遇到劫匪,可以防御敌人,没有纸笔,可以在沙地上验算微积分,没有乐器,可以敲击饭盆演奏……学霸也许就是这样炼成的吧。
现在的大学食堂,都大变样了,不再是大排档模式了,一个一个小档口,全国各地各种风味小吃,天南海北的炒菜炖菜炝拌菜,干饭面条油条各种米粥,麻的辣的香的甜的,应有尽有。吃饭也不用自带餐具了,食堂统一提供无锈钢餐盘,餐桌餐椅也整洁漂亮,卫生有专人打理。点餐时也不用交餐票了,IC卡一刷,方便快捷。听着轻音乐,喝着冰镇饮料,吃着可口饭菜,看着身前身后的帅哥靓女,拿着手机刷着朋友圈,这样的就餐场景在大学食堂比比皆是啊。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学校园里的食堂都是一道让人无法忘记的风景。无论是餐票还是IC卡,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坐在食堂餐椅上,我们的身影都留在了食堂里;无论食堂的米饭是硬还是软,无论食堂的菜是淡还是咸,中南工业大学食堂的味道已经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