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论坛心情日记 → 【转载】中南大学75岁女教授:扶贫助学,是最深的执念
查看完整版本:【转载】中南大学75岁女教授:扶贫助学,是最深的执念
2013/12/23 10:25:48

专访长沙市珍金扶贫助学中心徐叶珍教授



2013/12/23 15:33:26

徐叶珍,苗族女教授,今年75岁。退休前在中南大学从事人造卫星材料、雷达材料、原子能反应堆材料等国防、军工尖端材料的科研、教学工作。
在普通人眼里从事着“高大上”教学工作的女教师,本来可以体面地在三尺讲台安然渡过余生,可她却偏偏不走寻常路。省吃俭用贴补学生、舍下脸面四处求助,在扶贫助学这条路上,徐老师一做就逾20年。 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执念,能够让她坚守23年?



2013/12/23 15:20:23

▲徐叶珍教授近照




2013/12/23 17:19:06

顺手帮了一个学生,却改变了她的后半生

1993年,当时的中南大学还没有三校合并。初夏的一个午后,在中南工业大学任教的徐老师在校门口商业一条街偶然遇到一个误把她当成店老板的女生,并求助于她,说自己连早饭都还没吃,希望能帮忙找份工作。 徐老师惊讶于都下午3点多了,眼前这个怯生生的学生连早饭都没吃。一问缘由,原来女生家庭贫困,那几天家里还遇到急事,拿不出钱寄来了,她又不好意思开口借钱,于是想找份事做。徐老师立马拿了10块钱让女生去吃饭,并帮她找了份兼职工作。 在徐老师看来这就是一件小事,只是顺手帮了一个本校的学生解了燃眉之急而已。 但是事情的后续发展,是徐老师万万没想到的。第二天,一群学生都找到了她,希望她帮忙找工作。原来那个女生回到学校后,跟同学说,有个好心的阿姨可以帮忙找工作,又不要中介费。于是,很多同学都找上门来,并知道了徐老师的教师身份。 徐老师一问,都是贫困生,这么多双眼睛期待着她给他们找工作,这可怎么办?于是,徐老师找到了当时的校长黄伯云院士反映情况,希望学校解决。 黄校长双手合十作了个揖,对徐老师说:“您能扶助贫困学生是件大好事!我知道您能力很强,您就帮我一下嘛!” 于是,徐老师把心一横,扶贫助学,自己干起来吧! 那一年,她52岁。



2013/12/23 19:07:34



▲1995年徐叶珍教授(左)与儿子刘钊(右)在中南工大校门口留影



2013/12/23 20:07:48

扶贫助学第一步,走上街头贴广告 1993年,徐老师牵头建立了一支由老师、学生组成的爱心队伍,多次带领大家走上街头,靠不断张贴手工书写的、黄底黑字的救援广告,求助社会各界进步人士及教职员工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来帮助贫困学子。 广告效果很好,不断地有爱心人士找到徐老师,提供给了贫困学生勤工助学岗位。随着规模的扩大,徐老师创办了“中南工大教师志愿扶贫助学中心”,因工资微薄,就靠着省吃俭用挤出钱租了学校的公房作为扶贫助学办公室。



2013/12/24 2:13:44

▲条件简陋的扶贫助学办公室位于中南大学本部胜利村内



2013/12/24 0:15:30

贫困学生的需求,给了她转变思路的勇气 有了爱心人士、爱心商家的支持,很多贫困学生都找到了家政、家教等勤工助学工作维持日常生活。 这样的扶贫助学模式坚持了几年后,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以工科见长的中南工业大学,不是师范类院校,学生们家政家教的经验在就业竞争上完全不占优势,就业面临严峻考验。 怎么办?必须转变思路,探索新路子。之后,徐老师开始积极接洽大企业,推介贫困学生去企业进行有偿服务。虽然屡遭拒绝,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徐式”说法,还是打动了海尔、通程电器等不少企业愿意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这期间,她从没收过贫困学生一分钱,很多时候还得贴着车费、亲自送学生们去应聘。每一年,徐老师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支出都会上万元……20多年中,她的扶贫助学中心累计帮扶贫困学生一万多人次,仅免收中介费就无偿捐赠壹佰多万元。 每每听到学生掉进校外黑中介的陷阱,看到被骗取钱财的学生找到她哭诉求助,徐老师都更加坚定扶贫助学的这条路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2013/12/24 3:22:57

▲2002年徐叶珍教授(左一)在扶贫助学活动中的留影



2013/12/24 3:42:10

一切有利于扶贫助学的事,她都愿倾其所有去试 20年来,徐老师还奔波在各大城市,只是为了给贫困毕业生联系工作。2008年,浏阳烟花想要争取北京奥运烟花表演项目受阻,浏阳烟花协会会长找到徐老师前去帮助协调,徐老师的唯一条件是:该厂家能够多安排一些贫困大学生工作岗位…… 2011年2月,扶贫助学中心想要申办一个火车票代售点作为扶贫助学平台,使贫困生在校内得以培训、实践。申办过程却极其艰难:借了十多万元钱交了押金,出钱又出力,结果几乎泡汤。深受打击的徐老师高血压、心脏病高危发作被抢救,住院20多天。出院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左右,徐老师却和75岁的老伴刘中背着沉重的经济包袱,前往广州临时租房,找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交涉,苦熬了2个多月后,最终妥善解决。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太多。 回忆起这些,徐老师说:“虽然这说明我们这些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想办成一件好事,非常艰难曲折。但只要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善良无私,总是会被人理解,真诚之愿终会水到渠成的。”

▲扶贫助学中心牵线搭桥,中南大学附中的贫困学生获得长沙交警提供的免费乘车券。(后排左三为徐老师)



2013/12/24 5:51:08

有了“珍金”的正式身份,扶助范围更广 从1993年创建到2013年,中南大学教师志愿扶贫助学中心均是以“学雷锋、做善事”的模式存在。从没有向任何单位或任何个人以扶贫的名义要过一分钱。 2012年,政府公告允许公益慈善组织申办“民办非企业单位”。于是,2013年,正式注册“长沙市珍金扶贫助学中心”(以下简称“珍金”)。这也意味着,20年后,扶贫助学中心终于有了正式的身份。 在这之后,扶贫助学中心的影响力更大。很多人慕名而来,既有捐助者,也有求助者,但是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就是公益组织什么都管,有人想要定向帮助孤儿找到了珍金、有人想要帮助残疾人找到了珍金,有人想要为有精神障碍的儿子申请衣服也找到了珍金…… 同时,珍金也加强了对外合作。珍金还与民建中南大学委员会密切合作,把帮扶贫困学生的范围扩大到国家重点贫困山区、湘西、怀化、邵阳等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等更多地方。并倡导学生们将来脱贫后加入志愿队伍,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最后,珍金扶贫助学中心就成为了一个以扶贫助学为主,兼顾助老、助残、助孤、救灾济困、环保再生等多元化的组织,一座连接社会弱势群体和爱心团体的桥梁。


▲徐老师前往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凳寨乡小学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学生



2013/12/24 10:27:50

帮扶贫困学生的执念,永远不会放下 今年75岁的徐老师精神矍铄,作为长沙市珍金扶贫助学中心的法人代表、理事长依然奔忙在公益事业上。她说,她的生命有尽头,但扶贫助学这条路永无尽头,会生生不息。原来连她的儿子刘钊也全身心投入其中,成了珍金的主力。


▲刘钊在母亲徐叶珍的影响下已投身于扶贫助学10多年



2013/12/24 9:38:19

徐老师说,她的父母勤劳朴实、乐于助人,很多优秀品质从小就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她青年时期,又碰上了学雷锋的热潮。她说,人活一世,不仅要想到自己,更要想到别人。刘钊说:“我母亲那代人的学雷锋思想,是深入骨髓的。”

▲借助环保项目进行街头义卖,徐叶珍老师也亲自上阵筹款(左六) 9月10日,即将迎来我国第32个教师节,这也是徐叶珍教授的第51个教师节。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徐老师在扶贫助学上23年的坚持不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吗?



2013/12/24 13:16:32

链接:
1、希望有志于助学、助老、助残、助孤、救灾济困、环保再生的志愿者,加入珍金共同行动;
2、随着国家发展进步,对社会组织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珍金顺势而为,组织一批通过国家统考的持证人员,新成立“壹力量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有需要专业社工服务的社区,直接联系我们,服务于居民。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13574858063
0731—88876516



2013/12/24 16:44:29

真的值得敬佩的老师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