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hong55
2013/7/30 12:19:54
欢迎大家在微信上搜索关注“中南公管一家亲”微信平台和“调研中南”,微博关注“中南公管一家亲”。关注管公子微信微博平台能及时获得我院活动信息,了解我院资讯。调研中南工作室是我院特色项目,由公管学生围绕身边热点、校园文化进行调研,每一期都是我院精彩的调研成果展示。欢迎大家关注!
学院介绍: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2009年7月成立,其前身为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目前学院涵盖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三个一级学科,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生命伦理学博士点、组织管理与政策创新、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等二级交叉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三个(含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专业学位(MPA)授权点、本科专业两个(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同时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湖南省重点一级学科(哲学、公共管理学)和湖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
学院领导:
院长:左高山
书记:刘迪
机构设置:
学院现设有公共管理系、社会学系、哲学系、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四个教学系,有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心、宗教文化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谐社会研究中心、城市竞争力研究所、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人口学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领导科学研究所、教育经济与教育政策研究所与地方风险治理研究所等学术研究机构。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17人(含博士生导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66%,学院拥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青年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特聘教授、中南大学育英计划人才、湖南省优秀教师等优秀高级人才。
学院荣誉与成就:
近五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高水平项目14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社会学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多项,主编有“中南大学伦理学研究书系”、“中南大学社会学研究丛书”、“中南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丛书”等大型研究丛书,编辑出版有《伦理学与公共事务》、《治道》学术刊物,主办有《湘江论坛》学术讲坛,已经有40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在此讲学。学院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行政伦理学)、湖南省精品课程2门(行政伦理学、道德心理学),获得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奖30多项;学院拥有图书资料室、电子阅览室、社会调查与统计中心、电子政务实验室等完善的教学条件。
近年来,学院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多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每年有两名以上教师在国外进行学术研究,并且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间都有出国深造计划。
学院秉承“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的精神,坚持“人本、竞争、和谐”的办学理念,努力把学院建设成省内第一、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共管理学院。
wahahalang
2013/7/30 15:27:35
学科介绍:
1.哲学系
中南大学哲学传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陈国达院士关于地学哲学的开创性研究。1984年由曹利风、陈念文、关锦堂等知名教授领头获得全国第二批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奠定了哲学学科发展的基础。1990年由曾钊新教授领头获得伦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国内率先领先开创了道德心理学和伦理社会学研究方向。1993年成立哲学研究所,2002年成立哲学系。2003年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两个博士学位点申报成功,2005年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得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获得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在科学研究中,逐步形成了“注重基础研究、开拓交叉领域、发展应用理论”的特色。伦理学居国内前列,科学技术哲学影响持久,中国哲学独树一帜,马克思主义哲学异军突起,开拓哲学新领域初见成效:沿着曾钊新教授开创的道德心理学和伦理社会学方向,拓展了政治伦理、生命伦理、信息伦理、法律伦理等新的应用伦理学方向。李建华教授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与践行研究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左高山教授从政治哲学视角对政治暴力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问题域。承继陈念文、曹利风、古祖雪、陈文化等学者在科学认识论、物理学哲学和技术哲学领域的研究传统,陈一壮教授等在复杂性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论著颇丰,国内领先;探索矿冶科技史与技术哲学的交叉融合初见成效;蒋美仕教授以科研不端问题为主题开展的科技伦理与科学社会学研究,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阳建国、雷良等一批年轻学者在知识论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引人瞩目。道教、佛教哲学研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吕锡琛教授的道学及其应用研究有着重要影响;刘立夫教授的儒佛比较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界有较大的影响。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需求和我校的学科特色,推进学科交叉。冯周卓教授开展的哲学咨询与管理哲学研究,丁瑞莲教授的金融哲学研究,周谨平副教授的经济哲学研究,都获得了积极的学术影响以及实践意义。
哲学系形成了“以项目促成果、建团队、搭平台、强学科、育人才、改善办学条件、强化社会服务”的良性运行机制。形成了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优化的学术梯队。至今,有25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副教授/讲师之比为11/6/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率达到80.77%。在人才培养方面,授予博士学位39人,授予硕士学位58人,其中多人获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投入了300多万元购置各类硬件设施,为学科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保障,积极申办高端学术会议,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2.社会学系
2003年获得 人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同年增设 人口学硕士点,设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专业硕士学位点,2012年获得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有 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5名。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4人,教授6人,副教授8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87%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大都毕业于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 日本立正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和积累,中南大学社会学学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科总体水平已达到国内同类学科前列。
社会学系有教师18人,教授6人, 客座教授7人,副教授8人,博士(含 博士后)9人,博士候选人6名,形成了以博士、硕士中青年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其中:李斌教授2003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2006年于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博士后出站,2006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社会政策、社会流动等方面的研究;章辉美教授为中南大学管理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社会政策;李桂平教授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人口经济学;系主任 潘泽泉教授于2006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于2009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中南大学升华育英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获中南大学人文社科杰出青年人才,主要从事理论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和 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谢新华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日本立正大学文化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为社会人类学,中日文化比较; 董海军副教授于2007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方法、青年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谷中原教授为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农村发展方向)博士,主要从事交通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方面的研究,黄娟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主要从事文化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另外还有多名教师在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大学等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为社会共培养学生500多人。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每年招收60名左右的本科生,40-50名研究生(包括 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三个硕士点),研究生的录取可以接收具有保送资格的本科毕业生。中南大学社会学系强调学生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训练培养,注重学生的实地调查和市场调研,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欢迎。中南大学社会学系在农村和城市分别建设有8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认识社会创造了良好条件。广大毕业生在国家政府机关、新闻机构、中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行政管理系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开展了相关的课程教学和培训,1999年正式设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2001年获得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得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获得湖南省重点学科。
学科方向及研究成果——通过整合哲学、公共管理和社会学的现有师资力量和学术资源,以及中南大学教育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强势学科资源,形成了以政府和非政府公共部门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省级公共管理学科。该学科现已形成了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行政哲学与公共伦理、行政领导与公共决策、公民社会与NGO治理、公共卫生管理、社会保障等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并不断拓展到政府规制与公共经济,电子政务与绩效评估,土地资源管理等领域,产出了一大批有相当影响力的、成熟的、颇具特色的研究成果。十一五期间,公共管理学科共获得国家社会基金项目14项,教育部项目12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余项,课题经费超过800万元;在《中国行政管理》、《社会学研究》、《经济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高水平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相当一批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22余项。
学科队伍与人才培养——学科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学历高、能力强。现有校内外从事公共管理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4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5人,讲师18人。40人具有博士学位,在读博士研究生4人。公共管理学科的主体系行政管理系在职教师18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5名、讲师10名;拥有博士学位者14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形成了合理的梯队。学缘广博,相当一部分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的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或者是与公共管理学密切相关的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领域。
人才培养方面——紧密结合公共管理的实际需求,培养出了一大批高层次、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人才。至今,已毕业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500余人,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200余人,专业学位(MPA)硕士研究生250余人,所培养学生的质量颇受用人单位好评;每年一次性就业率都稳定在90%以上;每年都有学生设计的作品在全国“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升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本科生在国内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科学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300余篇;每年都有2-3人获得中南大学和湖南省优秀学位论文。
学术交流与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方面,积极拓展渠道,努力参与国际对话。公共管理学科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国家与地区建立了良好的联系。近五年,有5位教师在国外分别在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学者出国访问交流。作为会议主办方之一,与澳门大学一同举办了两岸四地比较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学术活动有声有色,“中南讲堂”、“湘江论坛”、“‘公行天下’学术沙龙”经常邀请国内外名家与相关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对话。
社会服务方面——通过与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的密切联系,提供了大量的智力支持。比如,与湖南省民调中心合作开展了“湖南省党政干部满意度调查”;与民革湖南省委合作,积极献言献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中心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数据中心合作,在湖南省开展CGSS数据调查,跟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境况。每年都有1-2名本专业中青年教师到地方政府挂职,另外,还有多位专家给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意见。
公共管理专业将一如既往地为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机构合理规划公共政策、有效提供公共物品、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社会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一如既往地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注重交叉,开拓创新,将立足本土公共管理实际,回应中国现实问题,参与国际对话为使命,打造出中南特色。
4.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成立于2010年9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主要从事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已组建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职称、年龄、学缘、学历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所有教师均拥有博士学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力争在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社区经济与社区保障方面形成特色、培育优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开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概论、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专业特色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绩效与薪酬管理、员工培训与职业生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前沿、保障伦理学、社区保障学、社区建设与管理、员工素质测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等。劳动与社会保障是理论与实务有机结合的典型专业,致力于培养学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管理的真才实学。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门人才需求旺盛,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真诚欢迎有志于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社会保障管理专家的广大学子踊跃报考我系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在公管院,你会看到哪些特色活动呢?
1.校运会
毫无疑问,这不仅是校内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院内十分重视的一次盛会~每位同学都能大展身手(发掘运动潜能、开辟不一样的大学生活就从这里开始啦!)除了比赛,还能获得一份友谊,一份团结的力量(其实照片是最主要的,回首一年前校运会上青涩的自己,猛然发现,现在的我们已变成老腊肉。)
2.趣味运动会
听到名字就能想象到的一项十分有(dou)趣(bi)的运动会!
运动会形式多样,和你的小伙伴们在冬日里一起运动能给你带来无限趣味,也是收集黑照的好机会。你有什么好的项目建议可以告诉我们哦~趣味运动会当然是有趣味才名副其实嘛~(还有好多有趣的照片呢~大家可以关注“中南公管一家”亲微信,查看历史消息即可,来看看学长学姐的美(hei)照吧~)
3.“我的寝室我的家”活动
在大学里,室友基本上就是你的最最亲密的人,同寝、同窗、同床(咳咳),为了让大家增进感情,学院也会举办“我的寝室我的家”活动,晒出你的寝室!还有丰厚奖品可以领~
4.笔尖上的中南”活动
用你的笔为中南增添一分色彩~ 要知道,一手好字,实力撩妹~
5.女神节主题活动
想必大家的高中都有女生节,那大学呢?在中南这个男女比例(你懂)的学校,女生节肯定很不一样。但是,在公管院这个男女比例(你应该也懂)的学院,你觉得没有女生节?当然没有,因为我们有女神节!
6.“辩化万千”辩论赛
在公管,辩论必不可少,思维的火花在这里迸发~
你是否也想象过自己舌战群儒(si bi)的样子?从班里的思辨课到院内的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实战操练,考你的临场反应,考你的思维与口才,关注管公子微博微信时刻为你关注辩论赛况!
7.模拟招聘会
进入大学,离社会已经不远,工作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我院也与别院共同举办模拟招聘会,看看招聘会的注意事项,不仅赢得经验,有奖品相送,更有机会获得著名公司的实习单位(这个着实诱人~)
8.毕业晚会
排练数月的同学们给我们带来的是一场视听盛宴,妖娆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让你捧腹大笑的相声,而且还有奖品与互动,下一场,欢迎有才华的你来参加~心动了吗~
9.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丰富的志愿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
这么多精彩的活动瞬间在哪里能看到呢?
这就不得不介绍一下我们院的新媒体工作室啦~~(没错!!!我就是来吸粉的!!!)
1.公管院新浪官方微博@中南公管一家亲~开通于2012年6月,官博现在已经四岁啦~在这里可以第一时间了解院内官方咨询以及活动信息,当然如果想调戏主页君也是可以的(嗯?你问主页君的性别?其实你希望ta是怎样就是怎样~)
2.公管院腾讯官方微信 中南公管一家亲
实时推出院内最新资讯,校内重大事件,实用干货等等~
另外,还有我院特色项目——调研中南工作室
调研是我们公管每位同学都应当学会的技能,而最有公管特色的当属调研中南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9月的调研中南工作室专门针对学生校园热点话题进行调研,是我们院的特色项目,由公管学生开展,你想知道的我们都能“调”出来~
lele01136
2013/7/30 21:20:15
除了上述的活动,我们院还有很多讲座、学术沙龙、国学讲堂、湘江论坛等学术活动哦~有趣味也有知识,每场讲座都有不一样的体验,每周都有不一样的学术活动~等你参加~
当然我们的学生工作也很扎实~
干部培训,分团委、学生会例会(经验交流、总结工作)、组织新生与优秀学长学姐见面、公务员模拟考试大赛(“中南杯”)等等。
这就是我们公管院~
“仰不愧天 俯不怍人”
再次欢迎各位小鲜肉加入中南公管16级交流群:385052733,关注中南公管一家亲微信微博平台和微信关注调研中南,不久后我们将在微信微博平台中推出针对16级公管新生的咨询答疑的推送和消息!
cream6688
2013/7/31 3:36:55
【我在中南公管等你来】我大公管棒棒哒!!!欢迎16级小鲜肉来咨询哈~详细信息和学习生活等介绍,就敬请期待“中南公管一家亲”的微信微博啦,还有“调研中南”也不容错过,关注起来你就懂~
欢迎16级小鲜肉哦,这里有美美的学姐,帅帅的学长。赶快加入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