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论坛中南论坛 → 中药学概论 问答题
查看完整版本:中药学概论 问答题
2011/8/6 14:28:12

中药麻黄中主要有效成分的结构如下:

问题:
(1)麻黄碱和为麻黄碱均属于生物碱,请简述生物碱的定义。(10分)
(2)鉴别生物碱常用的方法是生物碱沉淀反应,此反应应在何种条件下进行,干扰反应的物质有哪些,应该怎样避免假阳性发应的发生,可否用生物碱沉淀试剂鉴别麻黄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存在?(10分)
(3)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在性质上有哪些区别,并请根据其性质用2中不同的方法分离麻黄碱和伪麻黄碱。(10分)



2011/8/6 18:27:31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头孢克肟干混悬剂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气芳香、味甜。

【适应症】对链球菌属(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淋球菌,卡伦布兰汉球菌,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流感杆菌中头孢克肟敏感菌引起的以下感染有效: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并发细菌感染,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

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炎;

急性胆道系统细菌性感染(胆囊炎,胆管炎);

猩红热;

中耳炎,鼻窦炎。

【规格】50mg

【用法用量】服用时加水20ml冲服。

成人及体重30公斤以上儿童:

口服,每次50-100mg每日二次;成人重症感染者可加至每次200mg每日二次。

儿童:口服,用量按成人减半。或按每公斤1.5-3.0mg计算给药量每日二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在总病例12,879例中,发现包括临床检查值异常在内共294例(2.58%)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等消化道症状112例(0.87%),皮疹等皮肤症状29例(0.23%),另外,临床检查值异常包括GPT升高78例(0.61%),GOT升高58例(0.45%),嗜酸细胞增多26例(0.20%)等。

1.严重不良反应:

(1)休克:由于引起休克(<0.1%)的可能性,应密切观察,如有出现不适感、口内异常感、哮喘、眩晕、便意、耳鸣、出汗等现象,应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

(2)过敏样症状:有出现过敏样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全身潮红、血管性水肿、荨麻疹等)(<0.1%)的可能性,应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发生时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

(3)皮肤病变:有发生皮肤粘膜眼症候群(Stevens-Johnson症候群,<0.1%),中毒性表皮坏死症(Lyell症候群,<0.1%)的可能性,应密切观察,如有发生发热、头痛、关节痛、皮肤或粘膜红斑、水泡、皮肤紧张感、灼热感、疼痛等症状,应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

(4)血液障碍:有发生粒细胞缺乏症(<0.1%,早期症状:发热、咽喉疼、头疼、倦怠感等),溶血性贫血(<0.1%,早期症状:发热、血红蛋白尿、贫血等症状),血小板减少(<0.1%,早期症状:点状出血、紫斑等)的可能性,且有其它头孢类抗生素造成全血细胞减少的报告,因此应密切观察,例如进行定期检查等,有异常发生时应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

(5)肾功能障碍:由于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等严重肾功能障碍(<0.1%=的可能性,因此应密切观察,例如进行定期检查等,如有异常发生时,应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

(6)结肠炎:可能引起伴有血便的严重大肠炎例如伪膜性结肠炎等(<0.1%)。如有腹痛、反复腹泻出现时,应立即停止给药,采取适当处置。

(7)间质性肺炎,PIE症候群:有出现伴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X线异常,嗜酸细胞增多等症状的间质性肺炎,PIE症候群(分别<0.1%)等的可能性,如有上述症状发生应停止给药,采取给予糖皮质激素等适当处置。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14 second(s)